文字游戲與詩化小說
A. 古龍經典作品
《歡樂英雄》之後的古龍,意志躊躇出手不凡,成熟期的任何一部作品,拿出來都堪稱經典。
讀《大人物》像品嘗一道很好吃的家常小菜,可以用一本言情小說的書名概括田大小姐的心態及大致情節:《追夫狂想》。
用這種輕巧的筆法寫武俠小說也沒什麼不好,輕松。有趣、熱鬧、好看。可是尚有一個缺憾,它無法承載太多的悲壯與滄桑。《蕭十一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橫空出世。
暮春三月,羊歡草長;天寒地凍,問誰飼狼?人心憐羊,狼心獨愴。天心難測,世情如霜……永遠的蕭十一郎!
風四娘是個很可愛的女人,大方爽朗、至情至性、善解人意又不作無謂的糾纏。有蕭十一郎這樣的男人才有風四娘這樣的紅顏知已。
葉開就比較公式大俠化,《九月鷹飛》也是一個傳統的武俠模式:一位英俊少俠破獲了一起武林陰謀。更有噱頭的是:陰謀的主使者居然是女人,而且是美女,很有來歷的美女--還有什麼比這更香艷刺激的呢?好在這位少俠不但人品武功一流,又很機智很幽默很圓滑很可愛,我們還有什麼好嫌棄的?
《九月鷹飛》里,友情看似寫得激情澎湃其實並不好。因為葉開的聰明和世故,使得一切都不那麼誠懇,利益擺在了很前沿的位置。例如說郭定,與其說友情感動了他倒不如說愛情擊中了他。不,我不是在否定這本書,事實上此書故事精彩曲折,文筆曉暢自如,結構完整細致,是難得的佳作。
《流星蝴蝶劍》最傳神的就是人物,尤以律香川為最,到現在我一吃蛋炒飯就要想起他(一想起他就要吃不下飯)。這部作品可以歸入只寫了一部《三少爺的劍》的"江湖人"系列,一樣的無奈,一樣的不可自拔。《流星蝴蝶劍》的意境是所有古龍小說里塑得最好的,完整而動人。可能單就語言來講,這本小說的地位應該很靠前才是。
說《七種武器》整整影響了一代人有點誇張,因為古龍太愛說教反而削弱了主題的表達。整體素質較高的六部作品讓我們領略了六種不同的感情,從長生劍到離別鉤,愛與恨同等簡單又強烈。最好看的是《碧玉刀》,輕松有致;寫得最好的卻是《霸王槍》,動情入心。
求變的《天涯明月刀》,散文詩化的語言,美則美矣,就是影響了情節的自然。公子羽是一個偶像問題,在稍後的《英雄無淚》里再一次提到。
傅紅雪好像是古龍筆下最慘最落魄的男主角,幸好彌補了他一個最溫馨的結局。那朵茉莉花的芬芳,是否可以撫平他的憂傷?
《七殺手》是個很奇怪的故事,前半部每出現一個人,都會讓你誤以為他是主角,直到下一個人把他打敗;後半部每出現一個人,都會讓你誤以為他是壞蛋,直到他擺事實講道理令你明白他是有苦衷的。
柳長街的名字和心態原始得與這個扭來扭去的故事涇渭分明。
《劍花煙雨江南》則白白浪費了一個好書名,把江湖部分抽掉,簡直就是一本瓊瑤小說。有人說像言情小說的武俠小說其實倒也創意,可我的看法是,沒有必要,古龍並不是靠這個取勝的。:)
對於《三少爺的劍》我不想多說,謝曉峰得到的不想要,失去的追不回來,那麼樣的家族裡有這么樣的一個叛逆,夫復何言?
比較一下《陸小鳳》和《楚留香》好嗎?
這兩個系列很相似,各方面都是。而且,《陸小鳳》系列成書時間跨度不大,整體水平要遠高於《楚留香》,連故事都要好看得多。但楚留香仍然比陸小鳳名氣大。原因不外如下:一、楚留香先入為主。二、鄭少秋怎麼著都比萬梓良要瀟灑漂亮。
比起神化的楚留香,陸小鳳則平實可愛。花滿樓、西門吹雪的形象也比胡鐵花、姬冰雁立體豐滿。《陸小鳳》沒能得到應有的承認,實在遺憾。
我一直都不喜歡《並拼蕭十一郎》。它寫得好不好先不妄下評論,單只是對連城璧的安排就已極其惡俗。我實在不明白隔了那麼久,古龍又把這個故事拉出來重新排演,是江郎才盡沒什麼好寫的呢,還是讓連城璧變成大壞蛋,沈璧君才能合情合理與蕭十一郎共效於飛。為什麼不放過連城璧,任他當個做作的偽君子?我寧可他痛苦一輩子,蕭沈遺憾終生,也好過如此安排。
憤怒的小馬掄起憤怒的《拳頭》負起保護藍蘭一行人的重任勇闖狼山,英勇無比。故事山重水復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柳暗花明,只可惜亂花漸欲迷人眼,簡單的真情大白之後,我反而滿頭霧水,鬧不清古龍到底想說什麼了。
《邊城浪子》打著葉開和傅紅雪的金字招牌所向披靡。但這里的葉開並不可愛,甚至有些裝模作樣地討人厭。他總以為自己做得很對,說出的話很權威。其實他心底多少有點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和自以為是,持著這種心態的葉開表現自己的博愛和悲天憫人就像在逢場作戲。過了那麼多年,我都不能忘記一個情節--葉開去勸說傅紅雪,傅紅雪聽了半晌後掉頭往外走,說:"這里俗氣太重,我實在呆不下去了。"葉開回答道:"一個人若想活在這世上,有時候就是要俗一點。"這樣深諳處世之道的葉開實在是太高明了,高明到他對女人動情卻絕不用心。他永遠不可能有翠濃死時傅紅雪那種整個人被掏空了的感覺,反正自有可愛的女人為葉少俠前赴後繼。
最可悲的是傅紅雪,做了那麼多事,到了最後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沒有。
懸念推理武俠走入極致的作品是《血鸚鵡》,我第一次看的版本叫《十萬神魔十萬血》,都以那個奇詭的神話點題。情節左閃右閃,不經意間就是一個陷井,讓人防不勝防。最終的蕭條表明,這種手法實已走入死胡同。
《血鸚鵡》的重心一直是那個詭異血腥的神話--古龍講述故事重於刻畫人物。對於故事進程來說,王風更像個載體,是旁觀者見證者多於參與者,任憑鐵恨血奴他們裝神弄鬼轟轟烈烈。
這種重心的轉移,我不知道意味著什麼。我只是覺得,自《火拚蕭十一郎》到《血鸚鵡》,古龍下筆都不夠干凈,令人為之郁結,讀來殊不痛快。
古龍自己似乎也察覺了這一點,筆鋒一轉,竟跳入傳統武俠的套路里。《白玉老虎》寫得還是可以的,不過創意不甚高明。若不是古龍的技巧已然純熟,手法實在老到,這部作品的水平幾乎連《名劍風流》都不如。
習慣了二十幾萬字一個故事的古龍揮起如椽巨筆,煞都煞不住腳,洋洋灑灑六十幾萬字居然才剛點題。而我們也是才正視白玉老虎這個東西,就發現文章戛然而止了。情節就到這里也不是不行,留個懸念嘛。可是書中太多伏筆攪在一起扯都扯不開,古龍就這樣隨它去了未免太隨心所欲。
更麻煩的是書里要表現的角色太多,趙無忌的形象便有點模糊。在這本書里,女人的戲占很大比重。
《白玉老虎》中,熠熠閃亮的小雷讓人過目不忘。這個角色有點像龍小雲,性格都比較扭曲。但傲氣凌人的小雷有如一個聰明得過了頭的弟弟或兒子,並不討人厭。
有人說《白玉老虎》幾乎給打回了《絕代雙驕》的水平,這個說法喜歡《絕代雙驕》的讀者肯定不會認同--《白玉老虎》也確實沒有《絕代雙驕》好看、精彩、可愛。但單就小說的藝術成就來講,這句話並不辱沒《絕代雙驕》。
《絕不低頭》是我唯一沒有看,也不敢看的古龍小說,所以作為古龍唯一的現代小說這么特別,仍是不加評論。
《白玉老虎》幾乎給打回到前期水準,古龍的挫敗感似乎也不小。在《大地飛鷹》中,他竭力想回到那個充滿激情與靈性的武俠空間,可惜失敗了。
平心而論,《大地飛鷹》本身算不上失敗,但有了成熟期那麼精彩絕倫的故事,這樣無與倫比的人物,要命的小方想讓人喜歡也是一個要命的難題。一開始還是蠻吸引人的:大漠、垂死的小方、身手高強的白衣人、貓盜、三十萬兩黃金……幾乎是個精彩的故事了--幾乎,也只是幾乎,因為古龍急不可待地想論證一個什麼道理,也許是生命的真諦,也許是生存的真理,反正不管是什麼都使得古龍行文不怎麼干凈,缺少生氣與靈氣。古龍大概忘了自己的成功之處:激情在人物的一舉一動中,真諦在情節的一張一弛間。迤邐凝澀的思路里,甚至明顯可見古龍的猶豫又堅持。堅持到最後,班察巴那不知疲憊地喋喋不休,疲憊的古龍簡直無法自圓其說,還有即將解脫的鬆弛。
於是,古龍又回到他駕輕就熟的老路上,《銀鉤賭坊》、《幽靈山莊》。而大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的《圓月彎刀》構思不錯,行文卻惡俗無比,像在玩文字游戲一樣。所以古龍再一次祭起了小李飛刀,沒想到法寶也有失靈的時候。《飛刀,又見飛刀》令人感慨萬千:李壞,古龍你亂發飛刀也實在是真夠壞的。
《碧血洗銀槍》是古龍後期難得的佳作:洗練、干凈、充滿了生命力。故事很簡單,但古龍成熟極了的筆法娓娓道來,也是頗有情致。
中後期的古龍刻畫人物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不得不提上評論的議程:除了男主角,任何人你都不能預測他會往哪個方向發展。難怪有人說:《陸小鳳》系列再繼續下去,連老實和尚都老實不保。
小鎮上馬如龍不知自己該過哪種生活--古龍大概也厭倦了,厭倦了爾虞我詐厭倦了江湖廝殺厭倦了無休無止的延續與不可改變。鳥倦飛而知還,所以緊接著是《離別鉤》、《鳳舞九天》、《新月傳奇》,三個系列各一部,而主角們有志一同地都無可奈何走向淡漠走向歸隱。跟隨其後的,是一整部用無可奈何交織的血與淚。
知道什麼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嗎?看看《英雄無淚》就會明了。
熱血狂情的朱猛、無能為力的司馬、清新驕傲的小高、總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堅持去要的女人們……都身不由已地沉淪又拚命掙扎。
《七星龍王》看來是想走《大人物》那一脈的路子。不過古龍忽略了:一個頓頓山珍海味的富翁偶而來點清粥小菜很可口;一個日日粗茶淡飯的蓬門小戶咬菜根,就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午夜蘭花》里,神一樣的楚留香"死"了,創造了那麼多神話的古龍也只是在暮鼓秋歌中垂死掙扎罷了。
出人意料的是,在這種痛苦掙扎里誕生的《風鈴中的刀聲》暮氣雖重,其實寫得很漂亮。風鈴中等待遊子的因夢,心是一座小小的城。丁寧答答的馬蹄,無意中踏出個美麗的錯誤。茫然的古龍,最後卻不知該如何將其進行到底,多虧於東樓為它續了個歡歡喜喜又不知所謂的尾巴。
高處不勝寒,寂寞的古龍終於明白了他把自己給推到了一個什麼境地:浮生夢一場 世事雲千變 休干 誤殺英雄漢。是啊,再寫下去身心都無法堅持,誰知風雲詭譎世事滄桑又會怎樣地變幻無窮?於是乎,他收手了。
遙想當年,古龍看著自己的故事在申碎梅、丁情的手裡成形,是不是長長長長長長嘆一口氣:廉頗老矣,尚能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