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重生成吳老師
㈠ 你讀過哪些令你有跪感的書
以下十本書,是讀的時候就跪了,還一直跪到現在,逢人就說也不怕自己丟人那種。書單嗎,免不了不同維度下的書目有重復。關注我的網友遇到重復推薦的,敬請海涵。我自己也心裡有數,不再專寫文章入專欄了。1、《吳小如講杜詩》<img src="https://pic1.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0" data-rawheight="1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0"/> 看吳小如講杜詩,感覺自己就是個文盲……講老杜其人其詩者多矣,能令讀者想見其為人的,要數聞一多《唐詩雜論》里的《杜甫》;能令讀者喜深究其詩作的,則首推吳小如。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又買了《莎齋筆記》,看了20多則就撐不下去了,大師討論的文本我多數都沒有接觸過,何談探究分析其中訓詁意義的曲折或者韻味境界的高下;但已經看過的部分,其中熟悉的,如對《木蘭詩》的解讀,依然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2、《戰國歧途》<img src="https://pic2.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76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3.mg.com/50/v2-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v2-_r.jpg"/> 問題意識極好,作為戰國歷史的進一步辨析,能寫得深入淺出,明白曉暢,新見頻出,還能直擊當下……如此全能,簡直不知讓人說什麼好。幾年來唯一一本讀過沒記筆記讓心裡恐慌不踏實的書。很多評點的深意也靠重讀咂摸得以品出味兒來。從這本開始,我入手了所有目之所及能買到的劉勃,雖然不是本本如此驚艷,但本本都不虧。3、《中國哲學簡史》<img src="https://pic3.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4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mg.com/50/v2-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v2-_r.jpg"/> 這是我高中畢業以後、大學讀中文系以前看的第一本書,一邊讀一邊自我定位:現在我果然是個大學生了呵。在讀這本書以前,我對中國哲學的了解僅限於諸子百家;這本書為我打開了認知的大門,且這扇大門絕沒因為後面出了諸如《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之類的作品而遜色半分。當年讀這本書的時候,做了幾十頁的筆記,自費列印,時不時拿來翻一翻,仍覺得常翻常新。說真的,我都打算通過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把丟了十幾年的英語,重新給拾起來。4、《圍城》<img src="https://pic3.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6" data-rawheight="572"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4.mg.com/50/v2-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6"/> 本書並不鮮見於其他書單,但於我個人而言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說來慚愧,我是在高一的時候因為韓寒才知道的錢鍾書,然後在學校的小賣部兼書店買到了這本書,從此開始了與其他理科生全然不同的從學道路。高一集體大活動課上,上面外請的老師講得口沫橫飛,我都忘了是節什麼課,自己在底下看《圍城》看得興致盎然,油然而生相較於同學的文學優越感,還專門記下了本書的引經據典,此後高中作文分數直線上升……5、《十面埋伏》<img src="https://pic4.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 data-rawheight="1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2"/> 本書作者張平,不是張藝謀那部詭異電影的底本。張平在某種意義上應該算是主旋律作家,但寫的都是體制內部對體制的反思,雖然總體基調必然是邪不壓正,但具體過程中的殊死斗爭還是讓人觸目驚心。這本書我從頭跪到尾,寫得真是太好看了,如果有什麼不足,那就是結尾稍微倉促了點兒。但如果讓我推薦一本可以一氣呵成從頭讀到尾必須通宵否則睡不著覺的小說,一定是這一本。我高中到大學的最大愛好,就是拿著中國實力派演員表YY這部電視劇的出演陣容。曾經一度聽說高群書想拍,後來沒有下文。沒有下文就對了,看看這書寫的東西,感覺再過十年也沒法拍。6、《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img src="https://pic3.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8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mg.com/50/v2-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 在讀這本書前,我真不知道歷史的學問可以這么做。這本書讓我領略了牛到極點的問題意識和後續一系列的展開。之前讀歷史著作,只聽說過陳先生創造出來引領一系列學術風潮的概念;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這樣的概念,對於陳先生來說,不過信手拈來。作為史學門外漢,感覺自己在練軍體拳的時候,偶然看到一本小冊子,題目叫:論如來神掌可能是個什麼樣子……7、《東晉門閥政治》<img src="https://pic2.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85" data-rawheight="1441"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mg.com/50/v2-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5"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v2-_r.jpg"/> 完全不同於陳先生的風格,田先生並不預設概念,而是在細密的史料爬梳中,突然拋出一個大膽的假設,然後用諸多論據從外到里從左到右從前到後把這個假設一步一步夯實,而成確論。講桓溫先祖的分析太精彩了,簡直不遜於推理小說。這本書一出,任何試圖分析東晉政治的,都很難繞開這條門閥更迭的主線;對門閥政治的評判和認識,也很難跳出這本書給出的定性和框架。《秦漢魏晉史探微》固然也很精彩,但畢竟是單點突破;《東晉門閥政治》點面結合,宏微俱佳,不能不讓人五體投地。8、《費馬大定理》<img src="https://pic2.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2" data-rawheight="34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4.mg.com/50/v2-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2"/> 舊書重提。表面上是一個數學謎題的解決過程,事實上是一部微縮數學史。一代代數學家前赴後繼地超越人類理性邏輯思維的認知局限,整個歷程讓人手不釋卷、熱血沸騰;相比於這個過程,最後的那個結果,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了,盡管那個瞬間也足以在優美的文筆中給人帶來讓毛孔通透舒爽的愉悅體驗。個人求學期間兩大勵志神器之一,這本書可以讓我永不沉淪。9、《文學史寫作中的現代性問題》<img src="https://pic1.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44" data-rawheight="1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4"/> 由於已經和其他書單重了兩本(《吳小如講杜詩》《費馬大定理》),這份書單就不再放《規訓與懲罰》了。放一本我研究生導師運用福柯「知識考古」的邏輯梳理中國文學史寫作的「現代性」問題的範例實操,也算是致敬一下我的研究生專業吧。我曾經專門寫過一篇關於我導師的文章,他對人最經常的批評,就是「腦子不清楚」。毫無疑問,我是個「腦子不清楚」的典型,否則也不至於在用「現代性」視角研究晚清民國小說的時候如入泥潭,舉步維艱;而同樣的工作在我導師這里就顯得如此舉重若輕,條分縷析。人比人得死啊。「現代性」是一個中文學界前沿又熱門的課題,看似人人都在談,但談得清楚的寥寥無幾;正如談「風景的發現」的很多,認識能有吳曉東般深入淺出的寥若晨星。如果大家想了解先鋒而又通透的現當代文學研究能做成什麼樣子,建議讀本書。10、《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img src="https://pic2.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571"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mg.com/50/v2-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v2-_r.jpg"/> 這本書的存在,直接頂掉了我本來放入書單的吳曉東的《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專題》,後者是細膩熨帖的《你一定愛讀的極簡外國現代文學史》,但論講述理論的犀利、透闢,文字的明達曉暢,吐槽起來毫不容情的學術個性,吳老師還是顯得過於溫柔敦厚了。伊格爾頓是左派批評家,你可以不認可他的結論,但你無法不佩服他的視點,他面對錯綜復雜理論流派的高屋建瓴,以及他縝密的邏輯和大開大合的文風。我作為中文系出身,在自己給出的書單里力所能及地給出一些專業大神的名作,一半是普及,一半,也算是自我緬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