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現代都市小說
㈠ 適合中學生看的小說
適合中學生看的小說
1.《城南舊事》 林海音 人民文學出版社
2.《朝花夕拾》魯迅 人民文學出版社
3.如果是小說的話,還是國外的情節較為吸引人,如《藍熊船長的十三條半命》人民文學出版社 強烈推薦!!!
4.《小婦人》溫馨的四姐妹的故事,看了很多遍,尤其適合女孩看
5.《魯賓遜漂流記》不用說了,荒島求生
6.《格列佛游記》想像力豐富,但我沒覺得比藍熊好,盡管是名著
7.《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關於地理的描述有些啰嗦,但整體上讀完很有收獲
8.《大衛.考波菲爾》作者自傳式小說,可讀性強,很鼓舞和啟迪人
9.《飄》不得不說所謂的名著系列叢書里,這本書才是經典,無論那個年齡來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都會在腦海里描繪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斯嘉麗,學生看的話(我就是高中學生...)沒什麼不妥的地方,特別是女主人公的堅強性格令人喜愛
10《福爾摩斯探案集》情節曲折,迷霧重重懸疑驚險,看看還好
11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12.《地心游記》
以上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得較好
中國的我尤為喜愛古典作品,
13.王實甫的《西廂記》,特別是長亭送別一幕,極盡辭藻華麗,對仗工整,情意濃濃,久久余香裊裊,回味無窮
14.余秋雨的散文可以考慮一下比如《文化苦旅》
純內容性小說
15.《哈利波特》個人認為這是一代經典吧(共七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6.武俠的像滄月這樣的新一輩的作品《護花鈴》17.《鏡系列》(也是很多本)等很引人入勝
18.現代的郭敬明的《幻城》19.《夏至未至》,都是比較受歡迎的.....
20.小王子 看了我都哭了
21.《且試天下》這是本類似武俠的小說,最為突出的是女主人公個性突出,有別於同一類小說,強烈推薦^_^
22.可愛淘的書《狼的誘惑》有點假,可是寫的是少女都喜歡的美少年呵呵,這類書學不到什麼文筆,但是女生都比較喜歡
23.落落《那些生命中溫暖而美好的事》這是她最好的一本書,短篇故事,但片片感人至深。雖然是關於青春戀情的書,但是有些語句我在作文里都用到了呢,就看你怎樣使用了
24.最後說的是安妮寶貝的書,因為內容有些陰暗和叛逆,按理不應推薦的,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種疼痛文學有時深入心底,讓人有所感悟。
㈡ 亦舒的書哪本最經典
愛情小說—— 《無緣》 《如今都是錯》 《同門》 《莫失莫忘》 《阿修羅》 《異鄉人》 《開到荼蘼》 《天若有情》 《最心愛的歌》 《真男人不哭泣》 《沒有季節的都會》 《心扉的信》 《紅塵》 《縱橫四海》 《絕對是個夢》 《如果牆會說話》 《玫瑰的故事》 《綺色佳》 《薔薇泡沫》 《迷迭香》 《紫薇願》 《小玩意》 《假如蘇西墮落》 《喜寶》 《要多美麗就多美麗》 《痴情司》 《直至海枯石爛》 《生活之旅》 《心慌的周末》 《綺惑》 《銀女》 《綺色佳》 《夙世情緣》 短篇小說—— 《隨筆集《自得之場》》 《傳說中的女人》 《能見到愛嗎》 《金環蝕》 《工作》 《懷念》 《風中孩子》 《單性生活》 《傳奇》 《意外》 《心之色》 《水彩畫》 《夏之誘惑》 《玫瑰園》 《露與女朋友》 《臨走》 《老師》 《酒吧》 《畢業日》 散文—— 《花好月圓》 《做人》 現代小說—— 《一點舊一點新》 《鈴蘭》 《訪問》 《紅鞋兒》 《漣漪》 《剎那芳華》 《做夢的女人》 《《偶遇》短篇集》 《舊歡如夢短篇集》 《《三小無猜》短篇集》 《等待》 《《年輕的心》短篇集》 《流光短篇集》 《只有眼睛最真》 《老房子短篇集》 《晚兒短篇集》 《琉璃世界短篇小說集》 《尋找失貓短篇集》 《《月亮背面》短篇集》 《仕女圖短篇集》 《緊些再緊些短篇集》 《璧人短篇集》 《請勿收回》 《秘》 《母女》 《新愛》 《挫折》 《到處睡的男人》 《變遷短篇小說集》 《無名女》 《賊美人》 《第九台》 《背包》 《姐妹》 《敏感》 《我浪費所有的眼淚浪費了這些年》 《小朋友》 《回憶》 《哀綠綺思》 《同事》 《十八寂寞》 《俘虜》 《餘波》 《芳鄰》 《選美皇後》 《請留言》 《幼嬰》 《成長》 《女記者》 《傷健》 《分手》 《蘭花》 《小人兒》 《Fortune Cookies》 《鍾情》 《紅手套》 《結尾》 《空間》 《神醫》 《靈感》 《未來之星》 《燈》 《回家》 《願望》 《失夜》 《會所》 《蝴蝶》 《粉紅色新大衣》 《溫情》 《淤》 《存稿》 《原宥》 《不怕》 《表哥》 《節目》 《停車》 《冶遊》 《乖兒》 《黑羊》 《香芍葯的婚事》 《請辭》 《老友的女友》 《細沙》 《紅鞋》 《祖母》 《破碎的心》 《溫哥華事件》 《水晶花》 《沉湎》 《有過去的女人》 《我的故事》 《小火焰》 《夏季之夢》 《喜劇》 《偷窺》 《三小無猜》 《一百萬元本票》 《藍這個顏色》 《舊事》 《報告》 《棋友》 《幽靈吉卜賽》 《星之碎片》 《風滿樓》 《藍色都市》 《燈火闌珊處》 《金色的心》 《舊生會》 《糖》 《尋夢》 《舊時人》 《秘密》 《十天》 《鄰室的音樂》 《離婚女人》 《變形記》 《狂想》 《琉璃世界》 《這雙手雖然小》 《天秤座事故》 《美麗新世界》 《七姐妹》 《圓舞》 《散發》 《法語女郎》 《旅程》 《曼陀羅》 《姊妹》 《西岸陽光充沛》 《男男女女》 《樂園》 《假夢真淚》 《家明與玫瑰》 《女學生》 《美人救英雄》 《奇異生物》 《別人的女郎》 《賭場》 《如何說再見》 《來生》 《網》 《南星客》 《傷城記》 《聽我細說》 《邂逅》 《奇異生物》 《監護人》 《愛情故事》 《莫失莫忘》 《故園》 《我愛,我不愛》 《傑作 》 《生活之旅》 《寂寞的心俱樂部》 《承歡記》 《個案》 《出賣》 《懦弱》 《流金歲月》 《玉梨魂》 《謠言》 《美嬌裊》 《假戲真情》 《他比煙花寂寞》 《三個願望》 《我的前半生》 《小宇宙》 《ITALIAN LILY》 《對頭》 《花解語》 《少女日記》 《石榴圖 》 《挖角》 《嘆息橋》 《不羈的風》 《一千零一妙方》 《秘密》 《香雪海》 《姑姑的男朋友》 《故事》 《蟬》 《愛情之死》 《寂寞小姐》 《連環》 《一把青雲》 《洋女婿》 《壞脾氣女郎》 《黑羊》 《白色武士》 《告密》 《預感》 《胡蘭成的下作》 《兩全》 《尋找失貓》 《電梯》 《續弦記》 《懷念》 《心》 《黑色笑話》 《沒有月亮的晚上》 《歸宿寫照》 《傷心人》 《我答應你》 《晚晴》 《弄潮兒》 《醫情》 《預言》 《阿玉和阿瓦》 《天上所有的星》 《野孩子》 《艷陽天》 《過客》 《情書》 《玉手》 《小公主》 《臨記》 《炫耀》 《寂寞鴿子》 《映像》 《肉體》 《忽爾今夏》 《騙子》 《黃石谷》 《錦袍》 《兩者之間》 《再生》 《金粉世界》 《小郭探案之茉莉花香》 《曾經深愛過》 《印度墨》 《波心》 《紅鞋兒》 《歸家娘》 《牆》 《朝花夕拾》 《撞球室》 《轉機》 《少年的我》 《安排》 《夜之女》 《追求》 《錯先生》 《剎那芳華》 《紅杏》 《鄰居》 《壞脾氣女郎》 《飛車女郎》 《上司》 中國科幻—— 《人淡如菊》
㈢ 中國2、30年代小說
魯迅《阿Q正傳》、《狂人日記》、《傷逝》、《在酒樓上》、《祝福》
葉紹鈞《潘先生在難中》
冰心《超人》
郁達夫《沉淪》、《遲桂花》
王魯彥《黃金》
台靜農《拜堂》
廢名《竹林的故事》
許地山《綴網勞蛛》
郭沫若《鳳凰涅盤》、《天狗》
馮至《我是一條小河》
聞一多《死水》、《發現》
徐志摩《再別康橋》、《偶然》
周作人《烏蓬船》、《閉戶讀書論》
朱自清《背景》、《荷塘月色》
茅盾《子夜》、《春蠶》、《林家鋪子》
老舍《駱駝祥子》、《斷魂槍》、《月牙兒》
巴金的《家》、《寒夜》
沈從文《邊城》、《丈夫》
柔石《二月》、《為奴隸的母親》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張天翼《華威先生》、《包氏父子》
沙汀《在其香居茶館里》
艾蕪《山峽中》
蕭紅《生死場》、《呼蘭河傳》
穆時英《夜總會里的五個人》
施蟄存《梅雨之夕》
戴望舒《雨巷》
卞之琳《斷章》
臧克家《老馬》、《難民》
曹禺《雷雨》、《日出》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
錢鍾書《圍城》
張愛玲《金鎖記》
孫犁《荷花澱》
周立波《暴風驟雨》
艾青《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賀敬之、丁毅《白毛女》
路翎《財主底兒女們》
穆旦《贊美》
魯迅《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編》、《魯迅雜文選集》
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
郭沫若《女神》、《屈原》
葉紹鈞《倪煥之》
廬隱《海濱故人》
淦女士《隔絕》
蹇先艾《水葬》
許地山《落花生》、《春桃》
胡適《嘗試集》
汪靜之《蕙的風》
馮至《昨日之歌》
聞一多《紅燭》
徐志摩《志摩的詩》
蔣光慈《哀中國》
周作人《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澤瀉集》、《談龍集》、《談虎集》
冰心《寄小讀者》、《小桔燈》
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匆匆》
田漢《獲虎之夜》、《名優之死》
丁西林《一隻馬蜂》、《壓迫》
茅盾《蝕》、《白楊禮贊》、《霜葉紅似二月花》
老舍《四世同堂》、《離婚》、《濟南的冬天》
巴金《滅亡》、《霧》、《雨》、《電》、《春》、《秋》、《憩園》
沈從文《八駿圖》、《長河》、《蕭蕭》、《湘行散記》
蔣光慈《咆哮的土地》
丁玲《我在霞村的時候》、《在醫院中》
吳組緗《菉竹山房》、《一千八百擔》
葉紫《豐收》
蕭軍《八月的鄉村》
廢名《橋》、《莫須有先生傳》
蘆焚《果園城記》
蕭乾《籬下集》
劉吶鷗《都市風景線》
穆時英《公墓》、《白金的女體塑像》
施蟄存《上元燈》、《鳩摩羅什》
張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姻緣》
殷夫《血字》、《別了,哥哥》
蒲風《茫茫夜》
戴望舒《望舒草》、《我的記憶》、《我用殘損的手掌》
何其芳《畫夢錄》
臧克家《老哥哥》、《有的人》
曹禺《原野》、《家》、《北京人》
洪深《五奎橋》
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包身工》、《芳草天涯》
李健吾《這不過是春天》
宋之的《武則天》、《霧重慶》
陳白塵《陞官圖》
趙樹理《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
沙汀《淘金記》
艾蕪《山野》、《石青嫂子》
路翎《飢餓的郭素娥》
丘東平《一個連長的戰斗遭遇》
張愛玲《傳奇》
孫犁《吳召兒》、《囑咐》、《蘆花盪》
康濯《我的兩家房東》
艾青《向太陽》、《黎明的通知》、《火把》、《北方》
田間《給戰斗者》、《假如我們不去打仗》
辛笛等《九葉集》
阮章競《漳河水》、《王秀鸞》
張志民《死不著》
歐陽予倩《桃花扇》、《忠王李秀成》
陽翰笙《天國春秋》
阿英《碧血花》
丁西林《三塊錢國幣》
30年代小說
蔣光慈的《短褲黨》、《麗莎的哀怨》、《沖出雲圍的月亮》等
柔石風格迥然不同的《二月》、《為奴隸的母親》等優秀的小說。
吳組緗用科學社會理論來分析農村的「人心大變」的《一千八百擔》、《天下太平》和《樊家鋪》。
葉紫的《豐收》
丁玲小說從《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韋護》到《水》。
張天翼的《包氏父子》。沙汀表現四川農村社會黑暗的「揭露」小說與《獸道》。艾蕪的《南行記》與《山峽中》。
張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緣》。
《無軌列車》與《現代》。
劉吶鷗的《都市風景線》。
穆時英《上海的狐步舞》、《夜總會里的五個人》。
.沈從文《八駿圖》與《紳士的太太》。《柏子》與《蕭蕭》。《邊城》,《駱駝草》與《大公報·文藝副刊》。 《竹林的故事》、《橋》。《莫須有先生傳》和《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
㈣ 魯迅小說《故鄉》的原文!!!
我冒著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彷彿也就如此。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因為我這次回鄉,本沒有什麼好心緒。
我這次是專為了別他而來的。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公同賣給別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須趕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門口了。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所以很寂靜。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我的母親很高興,但也藏著許多凄涼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談搬家的事。宏兒沒有見過我,遠遠的對面站著只是看。
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這祭祀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彷彿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弶捉小鳥雀的。
我於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的去看。他正在廚房裡,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須大雪下了才好。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閏土又對我說:「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日里到海邊檢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店裡出賣罷了。
阿!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裡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裡,哭著不肯出門,但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後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現在我的母親提起了他,我這兒時的記憶,忽而全都閃電似的蘇生過來,似乎看到了我的美麗的故鄉了。我應聲說:「這好極!他,——怎樣?……」
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後,我吃過午飯,坐著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得非常出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只是說:「阿!閏土哥,——你來了?……」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湧出……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著似的,單在腦裡面迴旋,吐不出口外去。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我問問他的景況。他只是搖頭。母親問他,知道他的家裡事務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沒有吃過午飯,便叫他自己到廚下炒飯吃去。
下午,他揀好了幾件東西:兩條長桌,四個椅子,一副香爐和燭台,一桿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待我們啟程的時候,他用船來載去。
又過了九日,是我們啟程的日期。閏土早晨便到了,我們終日很忙碌,再沒有談天的工夫。來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東西的,有送行兼拿東西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台的時候,我還暗地裡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九二一年一月。
(4)朝花夕拾現代都市小說擴展閱讀:
作者魯迅於1898年第一次離開老家紹興,「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吶喊)自序》)。
1919年12月,最後一次回故鄉紹興接他的母親等人來北京居住。從《魯迅日記》中可以了解這次回鄉的經過:1919年9月,魯迅賣掉了紹興的老屋,添了些錢,買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彎宅第。11月修葺完畢,21日「上午與二弟眷屬俱移入八道彎宅」。
26日魯迅「上書請歸省」。12月1日,由北京動身回老家,4日晚「抵紹興城,即乘轎回家」,在家鄉處理搬遷事務,大約住了二十來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屬攜行李發紹興」。29日中午抵達北京,「下午俱到家」。
往返大約29天。《故鄉》的故事情節便是根據這段生活經歷演繹而來。不過這只是觸發故事的一點,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卻是更為廣闊深邃的社會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