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小說首席總裁掌上情人
⑴ 求書!文筆好的小說。
要求很高啊
你可以去看一下 曹升的《流血的仕途》
我覺得它符合你的一切要求
簡介
布衣李斯,年過三十,前途渺茫,西行入秦,差點死掉。後逢偶然之機,躋身秦相呂不韋三千門客;又冒殺頭之險,贏得秦王信任。其後數年,斯受命於王,小心翼翼,隱忍待發,幕後助秦王間六國、削重臣、奪軍權、震宗室,將少年秦始皇一步步推向權力之顛……面對超級強悍的大老闆秦始皇,周旋於呂不韋、嫪毐這樣權傾天下的競爭對手,李斯韜光養晦,蓄積勢力,於不知不覺中崛起為大秦決定性人物!曹異之書,以心證史,彷彿親歷。
《流血的仕途》讀完讓人感到驚心動魄,它不但在講歷史,講古人的智慧,更是在講人性。它不是那種看起來跟我們沒什麼關系的歷史著作,也不是隨處可見的通俗讀物,而是通過對歷史畫面的描述,讓讀者受到啟發,有所收獲。 ——潘石屹 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李斯是一個復雜的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在《史綱評要·後秦紀》中說,李斯「是聖是魔,未可輕易評說」。可見,李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一兩句話說不清楚。 ——孫立群(南開大學古代史教授) 《流血的仕途》里有一種向上的精神,這種精神讓人心潮澎湃,不可阻擋。正如胡適所言:李斯的「有為」思想,影響了中國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我想,也許不光是狹義的「知識分子」,現在的公務員、經理人、老闆、學生等等,讀曹異這本書,都必將受益匪淺。 ——劉波(近現代文學博士)
作者:
曹升,年近30,杭州人士。文章連載一年多來,一直雄居天涯煮酒論史人氣第一,成為與當年明月齊名的歷史紅人。讀者稱其為「曹三公子」。15歲入浙江大學,19歲畢業。研究歷史十載。因《流血的仕途》一文,一舉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歷史寫作明星人物。曹三公子 曹異之才,令人嘆為觀止。 對於千古第一丞相李斯的研究,自司馬遷以降,歷代史學大家都囊中羞澀,止步於李斯的神秘與復雜。曹升以六十萬字恢弘巨著,復活了這位傳奇人物,讓李斯、秦始皇、呂不韋、韓非子這一個個亂世梟雄撲面而來,重演兩千多年前風雲際會的歷史盛卷。曹升對李斯的刻畫及其精神世界的重建,更是入骨三分,力透紙背。
書摘:
李斯第一次見呂不韋 人,一生要走很多很多路,重要的卻只有那麼幾步;人,一生要說很多很多話,重要的卻只有那麼幾句;人,一生會認識很多很多人,重要的卻只有那麼幾個。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也許就只在於他們多走對了一兩步路,多說對了一兩句話,多交對了一兩個人而已。 李斯終於站在了呂不韋的面前,離他只有一丈有餘的距離。這一天的會面,已無數次在李斯的腦海里預演過。他很清楚自己來這里的目的,他要用他的思想侵略呂不韋的大腦,用他的口才纂改呂不韋的意志。就在今天,就在這里,他要走對一步路,說對一句話,交對一個人。 李斯一進入呂不韋的寢宮,眼中便再沒有別人,他沒有偷偷地瞄一眼那些春光乍泄的絕色美女,也沒有在於他有引薦之恩的鄭國身上浪費自己的半根視線,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呂不韋的身上,他已經完全進入戰爭狀態,呂不韋就是他的對手,他的敵人。 諸君不妨自問,倘你見到一位相邦級別的人物,並且你見到他不是為了歌功頌德,而是有求於他,你已經走投無路,只有他,拔九牛之一毛便能將你拯救。那麼,你願意給他留下怎樣的第一印象?我想,大概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甚一樣。對李斯而言,這樣的問題是個偽問題,根本就不成立。李斯想的不是他應該留給呂不韋怎樣的第一印象,而是他應該強加給呂不韋怎樣的第一印象,關於這個第一印象,呂不韋有權評價,卻無權拒絕。當然,這是建立在李斯擁有強大的自信和無畏的勇氣的基礎之上,對那些只想安安耽耽過日子、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來說,還是請勿模仿為好。 從李斯邁過寢宮的門檻的那一步開始,他便在用狂放的肢體語言刺激著呂不韋的神經。他高昂著頭,目不斜視,步伐寬闊而有力,渾身散發出利劍出鞘的奪人氣勢。在他英俊而稜角分明的臉上,看不到絲毫乞討者的惶恐和悲傷,有的卻是施捨者的自在和憐憫。他彷彿並非身處在萬民仰望的高高廟堂,在他看來,這里只是一處任他縱馬游韁的無主草場。李斯向呂不韋行禮,僅長揖而已。 李斯的狂妄,半是天性,半是蓄意。所謂大知似狂,不痴不狂,其名不彰。呂不韋半躺著,審視著李斯。盡管他不動聲色,但無疑李斯已強加給他這樣的印象:這是一個高傲而強悍的人,這是一個專注而堅毅的人,這是一個可以被毀滅、但絕不會被打敗的人,關鍵是,這樣的人永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總是心無旁騖、全力以赴。於是,在正式的會談開始之前,李斯便已經成功地給會談雙方的關系定下了他想要的調子。 李斯和呂不韋四目相投,如兩只動物般互相打量,帶著七分挑釁,三分提防。呂不韋在生意場和官場上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時至今日,他已經貴為相邦,但他的心態卻始終在商人和官員之間游移。作為精明的商人,他想的是:我能從眼前這位李斯身上得到些什麼;作為顯赫的權臣,他想的是:眼前這位李斯能給我帶來些什麼。能將這兩種具有互補性的思考方式集於一身,讓呂不韋頗為得意,而他自從政以來能一帆風順,這也是一極大之原因。 一個成功的仕途經營者,無疑也應該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學家。李斯同學是何等人物!他對呂不韋的研究是如此透徹,以致於他完全有資格在世上任何一所大學里開設呂學講座,我敢保證,就連呂不韋本人,也會迫不及待地前來聽講,而且一節課也捨不得落下。 早在當年一起就學於荀卿門下之時,李斯和韓非就游說的技巧作過無數次的探討,並達成這樣的共識:「說人之法,有如用兵之道,攻心為上。必先知所說之心,爾後方以吾說當之。」知所說之心,找出他心中最柔軟的那一部分,只需輕輕一擊,便足以輝煌大勝。那麼,眼前這位相邦,傳說中的呂不韋,財富與權力並重,陰險與智慧的化身,他的破綻會在哪裡?作為呂學教授的李斯,又將如何一擊致勝? 呂不韋的寢宮內一片安靜,風暴來臨前的安靜。所有的人都預感到有些奇特而瑰偉的事情將要發生,這些事情將在未來產生深遠而強烈的影響。他們期待著,為能親眼見證而興奮莫名。 從沒有人如李斯這般能帶給呂不韋如此大的壓力,使他艱於呼吸。他下意識地欠起身來,打破了凍結的沉默,冷冷地說道:「你就是李斯?」 李斯一直在等待著呂不韋先開口說話,他等到了。呂不韋沉不住氣,他表現出了他的好奇心。而無數的教訓表明,正是好奇心要了貓的命。 「楚人李斯,拜見大秦相邦。」李斯簡單而直接地回答道。諸如「三生有幸,久仰久仰,不勝榮光」這類阿諛之詞,李斯是打死也說不出口的。 好在呂不韋也不在乎這些虛文形式,他看著李斯,懶洋洋地道:「聽鄭國說,你乃是荀卿老先生的得意高足,號稱有動搖山河之志,經天緯地之才。」 「李斯不敢自謙。」 「哼,你倒確實一點也不自謙。不過,本相另外還聽說過一個李斯,兩個月前在本相府前公然辱罵護府武士,咆哮無狀,你可認識這位李斯?」 「回相邦,兩李斯是一李斯。」 呂不韋見李斯爽快應承,便臉色一墨,斥道:「你可知罪?」 「李斯知罪。」 「你可知此乃死罪?」 「確是死罪。」李斯答道。呂不韋的臉上一瞬間竟露出失望之色。原來李斯也不過如此,吃自己一嚇,便乖乖地認了,而且似乎連加以狡辯抵抗的慾望也沒有。李斯卻從容接著往下說道:「不知李斯何時能見到那八位護府武士的人頭?」 呂不韋沒轉過彎來,本能地回了一句:「你說什麼?」以他的身份,說出這樣弱智的話來,連他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在尊貴而博學的相邦的字典里,根本就不該有「你說什麼」這四個字。他只得輕輕地啜一口清茶,以掩飾尷尬。 李斯將呂不韋的行狀盡收眼底,道:「普天之下,人所共知,相邦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咸陽,求歸相邦門下。相邦敬賢愛士之名,近播大秦之境,遠動六國之聽。是以,諸侯以為,有秦諸相,相邦最賢。」 給呂不韋扣上這樣一頂他非戴不可的高帽之後,李斯又道:「李斯背井離鄉,拋妻棄子,遠來咸陽,慕相邦之名,以相邦為重士也。李斯雖愚,投奔相邦之心卻不可謂不誠,然而方才登門,未及入室,便橫遭護府武士之辱,辱之不足,又復毆之,此事為當日數十人所共見,非李斯所敢編造。此八武士不死,則天下之士必視相邦之門為畏途,心寒而不敢至也。六國皆以相邦之敬賢愛士為有名無實,心恥而傳為笑也。以八武士之人頭,回相邦之美譽,換天下之歸心。相邦明見高遠,何去何從,當不必再待李斯多言。」 呂不韋這才醒過味來,敢情李斯說的死罪,不是他自己個的死罪,而是護府武士的死罪。偏他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辭,拿天下來壓人,倒也不好駁得。雖說這兩個月來,前來投奔的士人數量的確明顯下降,但李斯請砍八武士之人頭,這卻要斟酌斟酌。呂不韋當即岔開話題,道:「且置此事不論。汝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李斯知道,有些事緩則易就,急則難成,是以也不再糾纏,他來此,並非專為取八武士之人頭,而是久等呂不韋此刻一問。他沒有急著回答,只是謹慎地道:「願少聞。」 呂不韋動了動手指頭,艷姬魚貫而退。 李斯又道:「願更少聞。」 呂不韋再動了動手指頭,舍人也退下。鄭國屁股賊沉地坐著,心想以他和李斯的交情,今天這場戲自己是看定了。李斯卻以目光逼視著他,不怒而威。鄭國明白了自己的在場對李斯也是一種妨礙,只得帶著沮喪和懊惱離開。 偌大的寢宮內,只剩下兩個人,呂不韋和李斯,卻絲毫也不顯空曠寂寥。這兩顆巨星碰撞而出的無形火光,早將所有的空間彌漫殆盡。 李斯開口道:「李斯聞知,相邦門下食客有三千之眾,四大公子也有所不及,相邦得士之多,可謂冠絕天下也。有此事乎?」 李斯牌的高帽確實非同凡響,呂不韋越戴越舒服,越戴越喜歡,他得意地一捋長須,道:「多乎哉,不多也。」說完,微笑地望著李斯,等待著李斯繼續對自己吹捧誇獎。 李斯卻站起身來,沉思著踱了兩步,再轉身面對著呂不韋,他用狂熱的眼神緊盯著呂不韋,厲聲說道:「李斯請相邦盡誅門下之士。無論親疏貴賤,才學高低,請一切殺之。」李斯說完,手掌同時往下猛地一斬,其力道之大,竟似能於虛空中觸發風雷之聲。
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