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卡貼
『壹』 烘焙美食圖書需要怎樣的出版流程
一、選題階段:
1. 尋找適合的稿子和作者,了解作者初步簽約要求
剛入行的時候,這個部分是最難的,建議初入行的人,先按照自己的興趣,選定一個自己想要做的選題方向(比如心理勵志、言情小說、旅行書、懸疑、外國文學、歷史、人文經典等等),然後找找這兩三年來這個領域上出過的新書,找銷量最好的前十到二十名,買下來(或者去書店翻),去看文案、包裝、內容。有這些暢銷的同類書做參考,尋找稿子的時候就會漸漸自帶准針了,當然,也可以直接去找這些書的作者約新稿,這就是後話了。
2. 製作選題單,包括選題內容、類型、賣點等等
選題單每個公司的格式都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內容,一定是寫清楚這本書的賣點,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連出書時可以打的文案廣告語都先擬定好。選題單展示的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以及你可以給這本書增加價值的方式。選題單的目的,是說服大家為什麼要做這本書,讀者的購買理由是什麼。
3. 在選題會上介紹選題,說服選題小組通過選題,確認簽約條件底線
4. 與作者談判簽約條件,簽合同
二、包裝製作階段:
簽完合同,拿到稿子之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讀全稿。一邊讀,一邊要問自己:稿子是否有大的問題需要作者改寫?稿子的篇章結構是否需要調整?這兩個都是需要及時跟作者溝通的地方,因為一旦進入後續的流程,再做這兩個修改就比較耗時耗力了。比如,之前做的一本書,交稿的時候都是散落的短篇,拿到稿子之後就要想如何把這些短篇分章,分章的邏輯和順序怎麼設計等等:)
不過進入到包裝製作階段,應該也是最有興奮點的階段,因為作為一個編輯,把一堆初稿變成一本完整的圖書,這個增值的階段就是這里了。這時候我一般就會在這本書下面新建幾個文件夾,分別同時推進以下的幾個項目:
1. 書名
有的人可能覺得作者交稿的時候不是有書名么,為什麼書名還要再單獨拎出來?但書名的確是包裝的最先一步。一旦書名確認下來,就相當於是確認了整本書的基調。
舉個栗子,《我要喪心病狂地對你好》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兩個書名對應的封面的感覺和整本書的定位都是不一樣的。要確認書名,第一步就是確認這本書的定位,我一般用的辦法,是先尋找同類書,把它框在類型內,然後開始列出所有這本書的關鍵詞,頭腦風暴排列組合,最後拉上做這類書的同事,一起小規模頭腦風暴和票選,如果還是比較糾結,也可以在作者的平台上進行投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個書名就是這樣以絕對優勢票選成功變成現在的書名的。
2. 封面、文案
之所以先確認書名,是因為在討論書名的過程中,這本書的定位,風格,類型,也漸漸得到了確認,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虛的東西,落實成具體的文案和封面了。
按照理論說,應該是先有文案,再有封面,但實際操作的過程里,封面出來之後再修改文案也是常有的事。如果文案是小改動還好,如果是大改動的話,往往封面也會跟著重頭再做——這當然是設計師和編輯都最不希望看到的場景。所以在找設計師製作封面之前,你必須要想清楚自己要做的封面的整體風格方向,這里可以用到的工具,就是認真填寫一份《封面創意簡報》(當然不同的公司的單子的名字也有所不同啦)。
《封面創意簡報》是策劃編輯面對設計師撰寫的一份文檔,在這份文檔里,需要寫清楚的包括:圖書的成品尺寸/開本,圖書的基本資料(書名、作者署名、出版社、內容摘要、部分樣章),封面的文案以及整體風格描述。
圖書的基本資料,這個填寫起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略去不提;成品的尺寸/開本,這個就要小小考慮一下了。大家應該對16開,32開這樣的說法比較耳熟,大概知道16開的書長得比32開的要寬要大(所以一般通俗類的勵志書經管書很多都是16開的),而小說一般為了看上去精緻文藝,不會用太大的開本,往往以32開為主。選擇開本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假設書店裡你的同類書都是16開,為了追求文藝感,你把你的書定成了32開,放在書架上陳列的時候,瞬間就比其他書矮了個個頭兒,如果再薄一些,那簡直就變成隱形人了,對圖書的賣場展示非常不利。所以建議你在做一本書之前,把同類書最好都買一本,需要量尺寸的時候也非常方便趁手。當然了,同樣是32開,也有不同的尺寸差異。至於你要選145*235,還是150*210,或是140*210等等,就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了。
接著就是最重要的文案了。文案即廣告。一本書的廣告語,肯定需要一語中的,在讀到的瞬間能打動你的目標讀者。一本書的文案出現的位置,包括封面、封底、書脊、腰封(如果有內外封的話,內外封和雙書脊都要放文案)因為這個帖子是關於出版流程的,所以關於如何寫文案的事兒,就下次有機會再開貼聊吧:)
等到文案確認之後,基本上設計師也能從上面的幾項資料里了解到這本書的類型和基本的感覺了,但最後一項,整體風格,還是需要編輯與設計師進行溝通,面對面當然最好,線上或者電話的交流如果能聊得清楚也是ok滴。當然,對圖書的風格的描述,希望不要只跟設計師說「大氣、醒目、有品質」啦╮(╯_╰)╭
3. 內文
(1) 對稿件進行初步加工潤色
(2)三審三校
這部分我就不展開說了。其他答案里也有,文字的加工潤色,是編輯的基本功,也是可以通過反復訓練加強的能力。目前的出版標,差錯率是需要控制在萬分之一以下的,大家可能會覺得很輕松,但是實際上,剛開始看稿的時候,根本還沒搞明白情況就躺槍的情況就比比皆是了。比如「胡茬」會被扣分,正確用法是「胡楂」。目前的出版標准還是以現代漢語詞典為准,有些標准中的首選詞,往往並不是大家習慣的用法,因此,也經常會收到讀者的反饋,比如:「啊,你們寫錯字了!同仁怎麼會寫成用人呢!」或者「消夜是什麼鬼啊,不是宵夜嗎!」只好慢慢挨個兒解釋嘍~~~
4. 版式
確認內文的結構和封面的調子之後,版式的調子也就確認了。內文用單色還是雙色或是四色,在設計版式的時候也要先確認好。
確認版式之後,開始灌版,微調到合適的印張數為止。如有彩插,要確認是統一放在正文前或是正文後,又或者用點插法把彩色插圖(效果會更好,但人工費也更多)。
5. 其他附屬品和印刷工藝。
最常見的附屬品比如明信片、書簽、海報、小別冊、光碟等等,還有就是一些徽章、卡貼、手帕等等非常規的附屬品。因為涉及到成本,所以做整體的包裝方案時,最好先分別詢價算好成本,確認成本不會超之後,再開始約畫手、選購原材料等等。
印刷工藝和印刷的材質也有關,比如覆膜、UV、起鼓、燙金(銀、黑漆、彩金等等),這個需要和印製部門的同事一一探討實現的可能性和效果啦。
在製作《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精裝版的時候,因為要做更為精緻的精裝書的版本,我們也比較了市面上的各種精裝的形式,最後比較選中了雙層軟皮的精裝,又聯系了好幾家皮料廠看樣,打樣,燙印,比較。這個過程也非常有意思。
三、征訂階段:
1. 製作訂單(word、PPT),提煉賣點、定位、展示封面小樣
2. 在訂單預備會上講解訂單,介紹新書,提取意見(訂單預備會成員包括領導、編輯、銷售)
3. 根據訂單預備會的反饋調整修改訂單,必要時修改封面
4. 在訂單會上向所有銷售代表展示訂單,講解賣點
5. 會後銷售發最終版訂單給各自渠道征訂,征訂量匯總加上備貨量,就是首印量
四、下廠階段:
1. 製作印製信息採集表,明確所有下廠項目、用紙、工藝。
2. 根據征訂量,核算最終下廠成本率,如超標,則相應調整工藝。
3. 製作網站以及渠道展示的圖書資料包,包括封面(平面圖、立體圖)、海報、訂單、廣告語、內容簡介書評書摘等基本資料,發送給相關對接人。
4. 所有非單色的下廠文件,都需要打樣,簽字。
5. 經過審核後,將最終定稿的封面、內文以及圖書的其他附件(如書簽、海報等)的下廠文件發給印製,開始下廠印刷。
6. 某些顏色容易偏色,下廠後需去印廠盯色。
7. 藍紙、毛書檢查。
五、上架後營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