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言情小說家
㈠ 英國著名愛情小說
簡愛 「簡愛」的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偏遠的鄉村,女主人翁簡.愛是個孤兒,從小寄養在舅母家中,受盡百般欺凌,後來進了慈善學校,又經歷殘酷的折磨,但她以頑強的意志完成了學業,並且成績優秀。為了追求獨立的生活,她應聘為桑菲爾德家的家庭教師,並且與她的僱主相愛,勇敢地追求幸福…… 本書作者夏洛蒂.勃朗黛是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勃朗黛姊妹三人同時享譽文壇,成為文壇佳話。 「簡愛」是夏洛蒂寫的第一本小說,一八四七年出版,立刻廣受讀者的歡迎。書中強調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純潔的心靈,閱讀本書可以使金錢萬能社會中的人們,靈魂得到凈化和啟發,是一本令人深刻感動的作品。 海蒂 年幼的海蒂是一個可憐的小孤女,自小父母雙亡,由親人輪流撫養,可是海蒂並沒有自暴自棄,仍然積極面對生活。海蒂對別人充滿了愛和關心,她生活周遭的人都因為她而獲得歡樂。到底海蒂具有怎麼樣的性格和美德,能夠感動所有人呢…… 本書作者約翰娜.斯佩麗於一八二七年出生在瑞士,自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八八一年,她出版了「海蒂」。「海蒂」原以德文寫成,出版後轉譯為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發行,受到青少年讀者的歡迎。 「海蒂」是瑞士的傳統兒童文學代表作,瑞士深以它為榮,它也已成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寶藏。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天方」是從前中國對阿拉伯的稱呼,所以「天方夜譚」中的故事都是阿拉伯的傳說。 西元九世紀是阿拉伯的全盛時期,國土橫跨亞洲、歐洲和非洲,有著獨特而輝煌的文化。「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古代民間傳說,從九世紀開始,經過搜集和整理,至十六世紀結成集子。到了十八世紀,傳播至歐洲、亞洲各國,許多國家都有譯本。全部共有兩百多個故事,這里選出最著名的幾個。 這些傳說故事反映了東方瑰麗的色彩,神秘、奇異、富有想像力且語言優美。它們把神奇的想像和當時阿拉伯的現實結合起來,讀者們閱讀這些故事便可以知道阿拉伯的生活習慣,是一本有趣而值得閱讀的書。 希臘神話 由於原始民族對大自然的現象不了解,因此對大自然現象充滿恐懼,他們認為,所有的宇宙萬物都各有其掌管的神,他們對於這些神不只是崇拜,而且也為大自然現象尋求解釋,這些解釋就產生了神話。 希臘神話是內容豐富、多采多姿的神話。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們往往是神與人的後代,他們共同的特點是英勇、健美而又有高尚的精神。 本書在許多希臘神話中整理出三個有名的故事——「帕耳修斯智斬蛇妖」、「赫丘力士勇創十奇跡」、「眾英雄勇取金羊毛」,這三個故事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相信讀者看了一定會喜歡。 鍾樓怪人 加西莫多是一個容貌奇醜、駝背、耳聾的人,自小被父母遺棄,由福羅諾副主教撫養成人,在巴黎聖母院做一個敲鍾人。人們把他看成是低能又弱智的人,但是在他內心深處,卻有一個高尚的靈魂。他愛上了女主角拉.愛絲米拉達,他會經歷怎麼樣的遭遇呢? 本書作者是法國的大詩人雨果,雨果於一八○二年出生於法國東部柏桑松。他從小就跟隨父親旅居各地,這些經歷拓展了他的視野,也培養了他關心政治、社會、民俗的興趣。旅行中的種種見聞,對他日後的寫作幫助也很大。 雨果的作品包括了詩歌、散文、劇本和小說等等,他是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的創始人之一,「鍾樓怪人」和「悲慘世界」是他的代表作。 雙城記 「雙城記」是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所寫成的小說。透過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再現了十九世紀初葉,歐洲各國的社會生活、政治風暴和歷史風貌。小說里描寫了貴族如何敗壞、如何殘害百姓,人民心中積壓了對貴族的刻骨仇恨,導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國大革命。 本書作者狄更斯是英國的小說家,他的少年時期生活艱苦,深入下層社會,所以對貧苦的人有很深的感情,同時他的觀察力強,又有幽默感,因此成為世界上享有盛譽的寫實主義小說作家。「雙城記」是他的長篇歷史小說代表作,發表於一八五九年,歷史小說中的故事不一定是真人真事,但卻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真實。 劫後英雄傳 羅文娜是撒克遜王朝的公主。撒克遜王朝被諾曼第人征服後,撒克遜舊臣塞得利克想把羅文娜嫁給撒克遜王朝的一位繼承人,以重振民族的雄風。沒想到他的兒子艾凡赫卻與羅文娜相愛,塞得利克為此將艾凡赫逐出家門,宣布剝奪他的繼承權。 艾凡赫是一位堅守中古騎士精神的青年,勇敢自信、富正義感、並且忠於愛情,他被父親逐出家門後,參加了十字軍東征,想闖出一片事業…… 本書作者沃爾特.史考特是英國歷史小說家,一七七一年生於蘇格蘭。小時候因為罹患小兒麻痹症,身體虛弱,被送往祖父的鄉居,參觀了不少古跡和古戰場,祖父也常常談到古老傳說和故事,這些都為他日後的小說注入主要的養分。他寫了不少廣受歡迎的歷史小說,而「劫後英雄傳」則被評為他的最佳小說。 莎士比亞故事 本書選了四個莎士比亞所寫的故事,這四個故事是莎士比亞戲劇中最成功的故事,且對後世的影響也最大。 「羅密歐與茱麗葉」是莎士比亞著名的悲劇,它塑造了一對忠於愛情的戀人,也指出了那個時代宗族間的斗爭的不合理。 「奧賽羅」也是一個悲劇,這個悲劇的根源是種族間的歧視。 「王子復仇記」也是悲劇,悲劇的成因是皇室內部的互相傾軋和王子猶豫不決的個性。 「威尼斯商人」是一個喜劇,這個喜劇主要是譏諷高利貸剝削者,同時也成功地突出了一個聰明的女子。 這四個故事除了它們本身的文學價值外,還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劇作家、詩人、和傑出的人文主義代表。莎士比亞生於一五六四年,一生中寫過許多作品,共留下三十七部詩劇,一百四十首十四行詩和兩首長詩。由於他在世界文學中享有獨特的地位,因此被稱為「時代的靈魂」、戲劇中的「荷馬」。
㈡ 小說《簡愛》是誰寫的呀
《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寫的。《簡·愛》是她影響最大的一部自傳體小說,1847年出版。描寫一個普通的姑娘在人生道路中,敢於向不合理的社會習俗挑戰,勇敢地追求人格的自主和個人的幸福,終於獲得真正愛情的故事。
簡·愛是一位窮牧師的女兒,父母早亡,自幼受舅母的虐待。10歲起在慈善機構所辦的羅沃德學校度過艱辛的8個春秋。嗣後應聘擔任桑恩費爾德庄園的家庭教師,被主人羅契司特引為知己。兩人漸漸相愛,商定在鄉教堂悄悄舉行婚禮。這時,羅契司特的瘋妻出現了。簡 ·愛不願當情婦,毅然出走。
後來簡 ·愛得舅父遺贈的2000金磅,分與表兄妹共享;同時拒絕了表兄的求婚,重返桑恩費爾德。這時羅契司特為救縱火自焚的瘋妻,被燒瞎眼睛,折斷左手致殘,庄園變成廢墟。兩人真摯的愛情如故,不久結婚,羅契司特的健康狀況迅速好轉,獲得新生。
《簡·愛》的文學價值
本書的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心理描寫細致入微,語言質朴無華,景物描寫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作者在書中塑造了一個外表不美,但有著火熱激情、不屈不撓性格的婦女形象,其鮮明的反抗性格使她在19世紀的女性畫廊中占著突出的地位。
但本書作為一部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也多少沾染了當時一些流行的言情小說追求離奇情節的毛病。但是,盡管如此,它仍不愧為一部反映英國19世紀現實的重要作品。
㈢ 《簡愛》的作者簡介及作品簡介
《簡·愛》1847是一部自傳成分很濃的小說,雖然書中的故事是虛構的,但是女主人公以及其他許多人物的生活、環境,甚至許多生活細節,都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圍人的真實經驗。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於英國北部的一個牧師家庭。母親早逝,八歲的夏洛蒂被送進一所寄宿學校。在那裡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她的兩個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後死去。於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鄉,在荒涼的約克郡山區度過了童年。15歲時她進了伍勒小姐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後又在這個學校當教師。後來她曾作家庭教師,但因不能忍受貴婦人、闊小姐對家庭教師的歧視和刻薄,放棄了家庭教師的謀生之路。她曾打算自辦學校,為此她在姨母的資助下與艾米利一起去義大利進修法語和德語。然而由於沒有人來就讀,學校沒能辦成。但是她在義大利學習的經歷激發了她表現自我的強烈願望,促使她投身於文學創作的道路。
《簡·愛》寫於1846年,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說。她借一個出身寒微的年輕女子奮斗的經歷,抒發了自己胸中的積愫,深深打動了當時的讀者。小說於1847年秋以柯勒·貝爾的筆名發表,隨即在次年又相繼兩次再版。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由此進入英國著名小說家的行列。
《簡·愛》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小說的真實性和強烈的感染力,還在於小說塑造了一個不屈於世俗壓力,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女性形象。小說中簡·愛對羅切斯特的愛情故事,生動地展現了的那火一樣的熱情和赤誠的心靈,強烈地透露出她的愛情觀。她蔑視權貴的驕橫,嘲笑他們的愚蠢,顯示出自強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大膽地愛自己所愛,然而當她發現自己所愛之人還有妻子的時候,又毅然離開她所留戀的人和地方。小說表達出的思想,即婦女不甘於社會指定她們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至婚姻上獨立平等的思想,在當時不同凡響,對英國文壇也是一大震動。小說的虛構結尾,描寫簡愛獲得一筆遺產,回到孤獨無助的羅切斯特身邊。這一情節雖然值得推敲,但是它顯露出作者的理想—女性在經濟、社會地位以及家庭中的獨立平等以及對愛情的忠貞不移。
在寫作風格上,夏洛蒂也獨樹一幟。她文筆簡潔而傳神,質朴而生動,加之第一人稱的敘述語言,使得小說貼近讀者,貼近現實。同時,小說又體現了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傳統的特點,顯示出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和詩人的氣質。作者在敘述中自然地使用了夢境、幻覺、預感和象徵、隱喻等手法,使小說的「自然」境界撲朔朦朧,情節扣人心弦。
在當今文壇中,有人批評小說缺乏對社會現實更理智而深刻的分析。在對瘋女人的描寫中,過多地追求「哥特式小說」的神秘氣氛而減弱了表現現實的真實性。在對牧師聖約翰的描寫上,美化他獻身基督教的傳道事業,而掩蓋了殖民主義者文化侵略的性質。小說中所表現的這些局限性的成因很復雜,有的是受作者本人的閱歷所限她只活了39歲,有的是因作品本身形式的特點而定,而有的則是由於歷史的局限性所至。總之,一百多年來,《簡·愛》的影響不衰,作家、評論家對它的熱情不成。它至今仍然是廣大讀者喜愛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