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经典短篇小说
① 文言小说有哪些作品
文言小说有很多经典作品,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文言小说作品:
- 《搜神记》:这是一部记载各种怪异故事的志怪小说,由东晋的干宝所著。它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所著的这部小说,主要记述了魏晋文人和名士的言行与风度。它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 《唐代传奇》:唐传奇是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标志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柳毅传》、《霍小玉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聊斋志异》:这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除了上述作品外,文言小说还包括《列异传》、《博物志》、《幽明录》、《宣验记》等众多作品。这些文言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② 3,魏晋南北朝小说主要有哪几类
中国小说发展史 经过很长时间的孕育,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小说粗具规模.这一时期的小说就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宗教迷信思想盛行,神鬼小故事不断产生,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也就大量出现,保存到现在的有三十余种,其中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 处于小说发展初期的“志怪小说”一般还只是粗陈梗概,目的在于证明上天和幽冥境界的存在和感灵,但也有粗具短篇小说规模的作品,如《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就以短小的篇幅记录了一个惊险曲折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品评人物之风盛行,因此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轶事小说”便兴盛起来,比较完整地保存到现在的是《世说新语》.它是初创时期的“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编撰人是刘义庆(403~444). 《世说新语》大部分篇幅描写士族阶层的“名士风度”,还有一些记载了晋司马氏的暴政、豪门士族的享乐生活,此外还有称颂好人好事的内容.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记言叙事巧妙结合,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是《世说新语》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世说新语》是中国笔记小说的雏形,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许多故事被后代作家常做为创作素材加以利用. 到了唐代,中国小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题材上仍离不开搜神索逸,但较之魏晋南北朝小说,情节更曲折完整,人物性格更鲜明,文辞更华艳,结构更阔大. 唐代称小说为传奇.唐人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成熟.因为它已超出了记录传闻逸事的范畴,而成为文人有意识的创作.唐人传奇大体可分为三类内容:神怪故事.这是直接继承笔记小说的神仙怪异小说,著名作品有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这两部作品讽刺了热中功名富贵的封建士子. 恋爱故事.这一部分是唐代传奇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作品.如《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任氏传》、《柳毅传》等都是有名的作品.它们大都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谴责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并且塑造了一系列争取婚姻幸福的妇女形象. 《柳毅传》讲的是落第书生柳毅替遭受婚姻折磨的洞庭龙女传书,使她获得解放,后历经坎坷,俩人终成眷属的浪漫故事.人物描写是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柳毅的正义、龙女的深情、钱塘君烈火般的个性,都刻画得十分鲜明.它用幻想反映现实的手法,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李娃传》通过妓女李娃与荥阳公之子这对地位悬殊的恋人历经风雨,终于获得幸福的故事描写,批判了封建门阀观念,歌颂了郎才女貌的爱情标准.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笔法清丽. 侠义故事.这类作品描写侠客义士惩强扶弱的英雄行为,代表作品有《红线传》、《谢小娥传》等. 唐人传奇不仅在题材、思想上超越了前人小说,而且艺术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唐人传奇中,很多篇章描述了一个人物某段时期或一生的经历,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及思想发展.唐人传奇是中国风格小说形式的开始,它的体制短小,但初具长篇小说的轮廓.
③ 唐宋传奇是魏晋笔记小说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情节曲折奇特的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
D.莫泊桑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十年中写了三百篇短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选入初中课本,《项链》被选入高中课本。 D A项《灌园叟晚逢仙女》出自冯梦龙的“三言”,属拟话本,不是传奇。B项《诗经》中的“风”是指十五国风,不是表现手法。C项狄更斯是英国人。
④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并举出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作品
1、起源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
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代表人物作品:刘义庆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2、发展阶段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
代表人物作品: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3、转化阶段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品:《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
4、成熟阶段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清代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
代表人物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
(4)魏晋经典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
1、《西游记》: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还有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2、《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三国都是一部在文学界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小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3、《水浒传》: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综合”,以它杰出的艺 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的社会意 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 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 反”。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时代敢于“现实”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是“作家”人格的一种突破。
4、《红楼梦》:是集讽刺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古代罕见名著。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网络全书风范的长篇小说。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⑤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分为那2大类
鲁迅最早将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1、志怪小说
在魏晋南北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佛道方术思想盛行,由此发展而形成了以记述有关神仙鬼怪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主的文学作品,称之为志怪小说,
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沿着《山海经》专记绝域殊方的山川物产,一个沿着《穆天子传》专记神仙灵异之迹,并新增一些炼丹成仙普渡人间之作。
其构成复杂,糟粕部分纯属宣扬迷信思想,而其精华部分则曲折的反映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和要求,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以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冥录》为代表。志怪小说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唐传奇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沈既济的《枕中记》源于刘义庆《幽明录》的《焦湖庙视》。在中国小说史上,说狐道鬼这一流派的形成,就肇造于这时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2、志人小说
或称轶事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内容主要记述了人物的轶闻锁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志人小说在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代表作是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5)魏晋经典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志怪小说代表《搜神记》:
《搜神记》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干宝。干宝字令升,河南新蔡人,年轻时勤学博览,喜欢阴阳术数之类的东西,因为才名出众,被朝廷召为著作郎。
他对经史之学研究很深,但所著的书都已经失传,只有《搜神记》流传下来,此书以写鬼神为主,而且借写鬼神为由,演绎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寄托作者的人生体验。
《搜神记》是较早集中记述神话传说,俗闻逸事的专书,黄搜集故事464篇。书中故事大都源于神话传说,宗教演绎和民间传闻,虽然虚妄荒诞,却也各有理寓。
讲忠孝节义的,反映儒家观点;讲神仙术数的,植根道教思想;表现因果报应的,源于佛学思想;劝善惩恶则是三教殊途同归的目的。撩开其鬼怪世界的神秘面纱,可一窥民俗风情,可了解世道人心。
《搜神记》中还有不少优美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董永》、《嫦娥奔月》、《弦超》、、《河伯女》等。这些故事情节曲折、描写细致,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短篇小说了,对唐代的传奇和元明两代的戏曲都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