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不能踩的坑
❶ 7条写网文时的禁忌,你看看都避开了吗
直奔主题:
一入网文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不管是为了💴还是文学梦, 新手入门总得要知道有一些 🈲 忌碰不得。
卢妹儿盘点7条写网文时的禁忌,看看你避开了没!
01
三观不正
写网文,无论情节多离谱、主角多牛X,只有三观绝对不能崩。
像宫斗文腹黑狡诈,主角不问世事的“白莲花”,都是别人害她,她反杀最多是自保;
玄幻文废柴逆袭,一路打怪升级,除了自身抱负一定还要有“家国情怀”,要像“美国队长”那样,英雄和正义的代名词,拥有一颗赤诚的心和高尚的人格,拯救世界、维护和平。
02
女怕种马,男怕绿帽
在提倡恋爱自由,恋爱平等的时代,还出现“种马”“绿帽”的现象,是一种不文明的网文风气。
为什么不能出现此类情节,代入感是关键。我们看网文时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带入情景里,试想一位男读者在代入主角的时候,突然出现头上冒绿光,嗯,也不用卢妹儿多说了吧! 会失去读者,影响成绩。
女频小说怕种马,不管你是什么网文类型,女频文中的男主角,都只对女主一心一意(基本原则)。
03
“太监”
“太监文学” 一般指作者写网文写一半不写了,没有结局。
作为读者,最怕的就是这个。弃文对作者口风和读者期待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有些作者往往水平还不错,这就更让人不爽。
下一期我们聊一聊那些网文界经常“太监”的作者。
04
第一人称视角
主角是“ 我 ”有一个很尴尬的地方,“ 我 ”能看到这什么才能写什么,“ 我 ”不在场的,都是不能写的。当然,也可以用旁白的手法表达出来,这种比较适合推理类型的小说。
对于刚写小说的小白,很多人会选择写第一人称,因为第一人称代入感很强,比较方便 描 述 ,不用语气转换,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去修饰,这些都是第一人称的优势,但是弊端就在于,它是无法承受太大的篇幅和布局。
所以,布局庞大的大背景小说,最好不要用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好写又好入戏,这只限于文章的前面,到了文章的后面,越长就越难写,漏洞也会越来越多。比如,第一人称的上帝视角:我转身离去,却没有看到他嘴角那丝阴狠的冷笑。
05
擦边
净网行动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涉黄的网文删的删、封的封。铤而走险,毫无意义。不要试图打色情的擦边球,开车需谨慎。开车确实可能让你在短期内迅速吸粉,但是也决定了这篇文章的上限。
还记得出脖子以下不能描写这个规定之后,出了好多梗。(卢妹儿可以单独出一期这个梗)。
06
政治敏感话题
不能涉政!不能涉政!不能涉政!
不涉政治、不写敏感话题是基本原则。警员城管等公职人员不能出现负面影响。更高级别的更不能了,贪污腐败之类的这个千万不能碰,也不要写政治斗争,搞不好就被请去喝茶。
07
挖坑不填
挖坑不填才是耍流氓!
填坑的话题永远是作者脖子上的一道枷锁,轻则被诅咒吃泡面没调料包,重则拆包裹尽是刀片。
以上这些禁忌,希望各位飞卢的小伙伴都没有踩坑哦~
今日话题
#你在码字时
遇到过哪些创作困难?#
评论区留言,卢妹帮你解决!
❷ 你有过购买网络小说被坑的经历吗
没有这种经历,购买网络小说一般都是在专业的网站上面,这样的话就不会被骗,如果你是买一些非常奇怪的小说,那么被骗是很经常的事情,因为商家就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从而去骗你,所以说买书还是要在正规的网站比较好。
❸ 玄幻小说最大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
玄幻小说作为网文的经典种类,肯定难免有网文的通病,比如说套路老套,再比如说快餐式的写作,使得文章缺乏打磨,漏洞百出,同时,由于网络小说的门槛较低,很多作者由于自身水平不高,写出来的小说也是缺乏营养,另外一点就是玄幻小说的受众年龄都比较小,不仅使得一些年轻人沉浸其中,同时小说自身也难得到督促和进步。
另外,由于玄幻小说也是快餐似的写作,其作品缺乏打磨以及漏洞修补,加上玄幻小说的篇幅较长,从而使得一部作品出现了很多的漏洞,这使得一部作品更多的是具有了商业性,而不是文学性,这就是玄幻小说一个较大的问题,同时,由于这些玄幻小说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比较大,这使得很多人沉浸其中,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❹ 为什么网络小说都这么弱智
你指望一群没有社会经验,只渴望通过迎合市场需求唯财是命的人写些什么呢?算算自己以前也读过不少剧情荒诞可笑的,可这些在现在还被翻拍成电视剧,漫画…无非就是把普通人妄想到的在小说中变成现实,可无奈写这种小说的都胸无点墨,更别提社会阅历。什么男主一部剧里无人能敌,从未失败,遇上的所有女人都是囊中物…还什么女主重生之类嫁给王爷,从此天下第一…它们无不是一些平庸大脑作出的,只要市场还有需求,这些就批量生产,大肆宣扬天降馅饼,不劳而获,封建迷信,坑害不能明辨是非的大众。
我们姑且不谈它的伤害力,只是思考一下就能知道从古到今的文学史,发展到今天的网络文学,必然逃不开我国的文化历史底蕴、市场经济、发达的市民网络…不敢说它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但作为文学的新形态,就不应该这么快失去信心。
肯定网文的一方面是有的,只是看到很多偏激的评论,不要被题目错误的影响好吧,毕竟这新东西还需要时间成长,好作品也会有的
❺ 网络小说中“占坑”是什么意思
坑就是书的意思,挖坑不填就是小说烂尾或者TJ了,开新书也叫开新坑,特别好看的断更书叫神坑。作者怕自己中意的书名被人取了,抢先把书名取了却不上传章节就叫做“占坑”了。
另外,有些坑指的是伏笔,比方说支线剧情之类的,像次一点的角色,可能关于他的身世什么的,提到了一些,但是没有全部写出来,这就算是一个坑,一般这些坑,就可以发展出很多的番外,有一些是作者刻意没有填,因为这样比较有悬念,吸引读者自己思考,有一些纯粹是因为作者写着写着写忘了,成了一个陷阱。
❻ 如何评价小说类APP收费阅读
近年来,阅读类APP因内容丰富、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阅读类APP数量增加,竞争加剧,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做法随之出现。有些阅读APP上的付费小说,按照章节收费,持续连载几千章还处于未完结状态,读者花费几百元仍看不到结局。有些阅读APP时常弹出广告,影响阅读体验的同时,还容易使读者掉入消费陷阱;有的阅读APP甚至出现自动勾选“自动续费”选项的情况。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阅读APP的内容存在色情、暴力等情节,会对未成年读者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缺少明码标价 花钱心里没谱
当下,人们已逐渐习惯在网上付费获取信息、知识。一些阅读APP便开始精心“设计”付费阅读模式,侵害消费者权益。
一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投诉说:“今年5月初,我家孩子在笔墨文学APP里读一部名为《武极天尊》的小说,前1981章都是免费的,之后的章节就要按章节收费阅读。孩子看入迷了就一直续费,我们发现,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孩子为了阅读这部小说续费金额达到700元。这部书已经连载到3000多章还未完结,要看完这部小说还得花多少钱都不知道,因为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标价。”
不仅孩子中招,成年人也会掉进此类收费陷阱。一位上海消费者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我进入常读小说APP看了几章就要求付费,想着支持下作者就付费了,结果后面要持续付费,最后充值64元才看了71节。小说页面根本就没清楚提示完整阅读这本小说要多少钱,用内容一步一步地吸引读者续费掉‘坑’。”
记者下载了多个小说类阅读APP发现,其收费手法基本一致,一般有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一部小说没有完整的定价,前面几章免费阅读,之后就要按章收费阅读。对于已经完结的小说,比较容易估算出一部书的价格,但未完结小说的阅读价格是个未知数。记者在羽翠小说APP尝试按章节购买阅读,花107元充值两次,获得1.04万阅读币,加上免费阅读部分只读了300多章。该小说已经连载500多章,尚处于未完结状态。记者还发现,同一部小说每个章节需要的读书币数量并不一样,有的需要130多个读书币,而有的则需要160多个读书币。
于是记者采用了另一种方式,花399元购买会员年卡,这样可以不限量阅读。计算下来,如果一个APP中只有一部小说读者喜欢,购买年卡也比按章购买划算。有消费者抱怨说,按章节收费的方式太贵,这简直就是逼着消费者买年卡。为什么阅读类APP里面的小说都不明码标价?一部纸质版小说在实体店买肯定是明码标价,一般也就几十元。电子阅读不需要纸张、印刷等成本,不是应该更便宜吗?
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涛律师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析说:“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上来看,阅读类APP的经营者要在显著位置向读者进行价格明示,尤其是在购买过程中要明确规则。比如说,多少阅读币能够购买几章内容,每个章节字数是多少,不得通过大量拆分章节,欺骗消费者不断续费购买。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弹窗广告、自动续费 收费于无形
弹窗广告、自动续费,这些坑害消费者的手段在阅读类APP中仍在被使用,有不少消费者在不经意间上当受骗。
一位北京消费者对记者说:“我用阅读类APP听小说,跳出来一个‘赚话费’广告链接,我点击了一下,输入了手机号码,被扣掉59.82元,说200元话费券包已经到账,结果根本没有收到任何话费。”
记者在使用翠果小说APP时发现,在读完一个章节后需要续费阅读时,软件自动勾选了“自动续费阅读”的选项。如果稍不留意,就会在阅读时不知不觉地被自动续费。
刘涛律师是位阅读爱好者,他表示,在电子阅读的过程中,他也碰到过弹窗广告等现象。他分析说:“阅读类APP在没有收取年费的情况下,通过植入广告获取利润可以理解,也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但是,有的阅读APP采用强迫式弹窗广告,读者无法关闭,这就涉嫌违反相关法规了。还有一种欺骗、诱导读者阅读的弹出广告,这种弹出广告在关闭按钮旁边同时有一个跳转链接的按钮,当点击关闭按钮时,不但不会关闭反而会跳转到另一个链接页面。《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有下列情形:(一)没有关闭标志或者计时结束才能关闭广告;(二)关闭标志虚假、不可清晰辨识或者难以定位等,为关闭广告设置障碍;(三)关闭广告须经两次以上点击;(四)在浏览同一页面、同一文档过程中,关闭后继续弹出广告,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五)其他影响一键关闭的行为。”
刘涛律师还介绍说:“《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未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的,依照广告法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予以处罚。广告发布者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不良内容危害青少年
对于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网络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数字阅读更是信手拈来。目前多数阅读类APP在内容上对未成年人全面开放。然而在众多的电子读物中,有些存在色情、暴力等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内容。这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记者在多个阅读APP上看到有些读物尤其是小说,为了吸引读者,在两性关系描写上比较露骨。还有的作品不利于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三观。比如《插翅难飞》这部小说,讲的是未成年女主人公被拐卖到缅甸,遭遇男主人公非人对待,而最终两人却在一起的故事。在小说评论区记者看到,有网友竟然留言想要去缅北寻找爱情。
网络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可或缺,但并非所有内容和题材都适合未成年人阅读。有人提出电子读物分级的设想,并且有的APP已经开始实施。读者溜溜告诉记者,她在晋江文学城的手机网页端看到,一些小说的简介页都标注有“本文包含小众情感等元素,建议18岁以上读者观看”的文字。“尽管这样的提示可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毕竟在做出尝试与改善。”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委会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唐远清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对未成年人的上网保护,过去关注比较多的是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领域,网络小说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过去不够重视。现在很多视频平台、网络游戏平台都专门推出了未成年人保护模式,但网络小说平台目前基本处于开放状态。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来说,有关未成年人的读物,在选题、内容、情节、语言表达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智状态,让那些‘少儿不宜’的网络作品远离未成年人。但又不能简单地限制作者的创作空间或限制作品的传播范围。如何平衡协调好网络读物大众化传播与对未成年人适当传播的关系,应该尽快提上主管部门、网络小说平台的议事日程。”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与传统纸质书阅读相比,数字阅读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让阅读变得更丰富、便捷、高效、有趣。但一些阅读APP为了获取利润不惜侵害读者权益,殊不知,只有保护好读者权益,数字阅读才可能获得更多读者的青睐、更大的市场空间。
希望答案帮助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