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卡贴
『壹』 烘焙美食图书需要怎样的出版流程
一、选题阶段:
1. 寻找适合的稿子和作者,了解作者初步签约要求
刚入行的时候,这个部分是最难的,建议初入行的人,先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定一个自己想要做的选题方向(比如心理励志、言情小说、旅行书、悬疑、外国文学、历史、人文经典等等),然后找找这两三年来这个领域上出过的新书,找销量最好的前十到二十名,买下来(或者去书店翻),去看文案、包装、内容。有这些畅销的同类书做参考,寻找稿子的时候就会渐渐自带准针了,当然,也可以直接去找这些书的作者约新稿,这就是后话了。
2. 制作选题单,包括选题内容、类型、卖点等等
选题单每个公司的格式都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内容,一定是写清楚这本书的卖点,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连出书时可以打的文案广告语都先拟定好。选题单展示的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以及你可以给这本书增加价值的方式。选题单的目的,是说服大家为什么要做这本书,读者的购买理由是什么。
3. 在选题会上介绍选题,说服选题小组通过选题,确认签约条件底线
4. 与作者谈判签约条件,签合同
二、包装制作阶段:
签完合同,拿到稿子之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读全稿。一边读,一边要问自己:稿子是否有大的问题需要作者改写?稿子的篇章结构是否需要调整?这两个都是需要及时跟作者沟通的地方,因为一旦进入后续的流程,再做这两个修改就比较耗时耗力了。比如,之前做的一本书,交稿的时候都是散落的短篇,拿到稿子之后就要想如何把这些短篇分章,分章的逻辑和顺序怎么设计等等:)
不过进入到包装制作阶段,应该也是最有兴奋点的阶段,因为作为一个编辑,把一堆初稿变成一本完整的图书,这个增值的阶段就是这里了。这时候我一般就会在这本书下面新建几个文件夹,分别同时推进以下的几个项目:
1. 书名
有的人可能觉得作者交稿的时候不是有书名么,为什么书名还要再单独拎出来?但书名的确是包装的最先一步。一旦书名确认下来,就相当于是确认了整本书的基调。
举个栗子,《我要丧心病狂地对你好》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两个书名对应的封面的感觉和整本书的定位都是不一样的。要确认书名,第一步就是确认这本书的定位,我一般用的办法,是先寻找同类书,把它框在类型内,然后开始列出所有这本书的关键词,头脑风暴排列组合,最后拉上做这类书的同事,一起小规模头脑风暴和票选,如果还是比较纠结,也可以在作者的平台上进行投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个书名就是这样以绝对优势票选成功变成现在的书名的。
2. 封面、文案
之所以先确认书名,是因为在讨论书名的过程中,这本书的定位,风格,类型,也渐渐得到了确认,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虚的东西,落实成具体的文案和封面了。
按照理论说,应该是先有文案,再有封面,但实际操作的过程里,封面出来之后再修改文案也是常有的事。如果文案是小改动还好,如果是大改动的话,往往封面也会跟着重头再做——这当然是设计师和编辑都最不希望看到的场景。所以在找设计师制作封面之前,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要做的封面的整体风格方向,这里可以用到的工具,就是认真填写一份《封面创意简报》(当然不同的公司的单子的名字也有所不同啦)。
《封面创意简报》是策划编辑面对设计师撰写的一份文档,在这份文档里,需要写清楚的包括:图书的成品尺寸/开本,图书的基本资料(书名、作者署名、出版社、内容摘要、部分样章),封面的文案以及整体风格描述。
图书的基本资料,这个填写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略去不提;成品的尺寸/开本,这个就要小小考虑一下了。大家应该对16开,32开这样的说法比较耳熟,大概知道16开的书长得比32开的要宽要大(所以一般通俗类的励志书经管书很多都是16开的),而小说一般为了看上去精致文艺,不会用太大的开本,往往以32开为主。选择开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假设书店里你的同类书都是16开,为了追求文艺感,你把你的书定成了32开,放在书架上陈列的时候,瞬间就比其他书矮了个个头儿,如果再薄一些,那简直就变成隐形人了,对图书的卖场展示非常不利。所以建议你在做一本书之前,把同类书最好都买一本,需要量尺寸的时候也非常方便趁手。当然了,同样是32开,也有不同的尺寸差异。至于你要选145*235,还是150*210,或是140*210等等,就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了。
接着就是最重要的文案了。文案即广告。一本书的广告语,肯定需要一语中的,在读到的瞬间能打动你的目标读者。一本书的文案出现的位置,包括封面、封底、书脊、腰封(如果有内外封的话,内外封和双书脊都要放文案)因为这个帖子是关于出版流程的,所以关于如何写文案的事儿,就下次有机会再开贴聊吧:)
等到文案确认之后,基本上设计师也能从上面的几项资料里了解到这本书的类型和基本的感觉了,但最后一项,整体风格,还是需要编辑与设计师进行沟通,面对面当然最好,线上或者电话的交流如果能聊得清楚也是ok滴。当然,对图书的风格的描述,希望不要只跟设计师说“大气、醒目、有品质”啦╮(╯_╰)╭
3. 内文
(1) 对稿件进行初步加工润色
(2)三审三校
这部分我就不展开说了。其他答案里也有,文字的加工润色,是编辑的基本功,也是可以通过反复训练加强的能力。目前的出版标,差错率是需要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的,大家可能会觉得很轻松,但是实际上,刚开始看稿的时候,根本还没搞明白情况就躺枪的情况就比比皆是了。比如“胡茬”会被扣分,正确用法是“胡楂”。目前的出版标准还是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有些标准中的首选词,往往并不是大家习惯的用法,因此,也经常会收到读者的反馈,比如:“啊,你们写错字了!同仁怎么会写成用人呢!”或者“消夜是什么鬼啊,不是宵夜吗!”只好慢慢挨个儿解释喽~~~
4. 版式
确认内文的结构和封面的调子之后,版式的调子也就确认了。内文用单色还是双色或是四色,在设计版式的时候也要先确认好。
确认版式之后,开始灌版,微调到合适的印张数为止。如有彩插,要确认是统一放在正文前或是正文后,又或者用点插法把彩色插图(效果会更好,但人工费也更多)。
5. 其他附属品和印刷工艺。
最常见的附属品比如明信片、书签、海报、小别册、光盘等等,还有就是一些徽章、卡贴、手帕等等非常规的附属品。因为涉及到成本,所以做整体的包装方案时,最好先分别询价算好成本,确认成本不会超之后,再开始约画手、选购原材料等等。
印刷工艺和印刷的材质也有关,比如覆膜、UV、起鼓、烫金(银、黑漆、彩金等等),这个需要和印制部门的同事一一探讨实现的可能性和效果啦。
在制作《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精装版的时候,因为要做更为精致的精装书的版本,我们也比较了市面上的各种精装的形式,最后比较选中了双层软皮的精装,又联系了好几家皮料厂看样,打样,烫印,比较。这个过程也非常有意思。
三、征订阶段:
1. 制作订单(word、PPT),提炼卖点、定位、展示封面小样
2. 在订单预备会上讲解订单,介绍新书,提取意见(订单预备会成员包括领导、编辑、销售)
3. 根据订单预备会的反馈调整修改订单,必要时修改封面
4. 在订单会上向所有销售代表展示订单,讲解卖点
5. 会后销售发最终版订单给各自渠道征订,征订量汇总加上备货量,就是首印量
四、下厂阶段:
1. 制作印制信息采集表,明确所有下厂项目、用纸、工艺。
2. 根据征订量,核算最终下厂成本率,如超标,则相应调整工艺。
3. 制作网站以及渠道展示的图书资料包,包括封面(平面图、立体图)、海报、订单、广告语、内容简介书评书摘等基本资料,发送给相关对接人。
4. 所有非单色的下厂文件,都需要打样,签字。
5. 经过审核后,将最终定稿的封面、内文以及图书的其他附件(如书签、海报等)的下厂文件发给印制,开始下厂印刷。
6. 某些颜色容易偏色,下厂后需去印厂盯色。
7. 蓝纸、毛书检查。
五、上架后营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