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女作家言情小说
① 琼瑶是谁
原名陈喆,衡阳县渣江镇人。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出身书香门第。高中毕业后不久结婚生子,做主妇的同时开始尝试写作,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进入电视、电影制作行业,其间婚姻破裂。现任丈夫为其经纪人、出版人,经营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琼瑶所有作品均由该公司出品。
1947年九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毕业。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从此跃登台湾文坛。她创作颇丰,作品已有数十部之多。许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几甚至几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在台湾和海外拥有大量读者,尤其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琼瑶的作品:·剪不断的乡愁(散文) ·女朋友 ·冰儿 ·翦翦风 ·却上心头 ·梅花烙 ·燃烧吧火鸟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灯 ·聚散两依依 ·问斜阳 ·新月格格 ·梦的衣裳 ·水灵 ·烟锁重楼 ·六个梦 ·一颗红豆等等1938出生于四川成都,父亲陈致平,母亲袁行恕 ;
1942随家人由成都迁回故乡湖南,其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迁回四川 ;
1947举家迁上海,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其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 ;
1949迁往台湾台北,父亲任教于师大国文系,母亲任教于建国中学 ;
1959结婚 ;
1963在《皇冠》杂志刊出小说《窗外》,不久后出单行本,为琼瑶出版的第一本书
1964离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丝花》,《烟雨蒙蒙》,《哑女情深》;
1968成立火鸟公司,拍摄《月满西楼》和《陌生人》(改编自小说《幸运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与平鑫涛结婚 ;
1985出版《冰儿》,唯一没有父母亲角色的小说 ;
1986推出电视连续剧《几度夕阳红》 ;
1988首度返回大陆 ;
1990出版《雪珂》,首部历史古装长篇小说 ;
琼瑶的小说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湾两地的爱情小说,琼瑶确实是一个横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实上,自她的处女作《窗外》在1963年发表后,便奠定了她在爱情小说的重要地位.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期: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晚期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内容企图处理变迁中都会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
《几度夕阳红》是琼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当中时空交错,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两条故事主线,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个故事是女主角梦竹的年轻时代,她和来自昆明的大学生何慕天相恋,因母亲反对而发生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后,梦竹嫁给了何慕天的好友杨明远,并定居台北.小说的第二部则是梦竹女儿晓霜的恋情,晓霜的相恋对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并在何慕天开设的公司任职,此后即是一连串的旧恨新愁的交织.最后,霜晓与魏如峰有情人终成眷属,梦竹仍留在明远身边,何慕天隐居山上不问世事.
这部作品,内容和结构都类似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亦即是情节复杂,高潮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则因家庭夙怨而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导致种种终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谜底的揭晓,及战乱,分离和重逢,这一切无疑是通俗剧的"基本元素".
总括而言,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一种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和挑战,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亦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
主要作品:
《窗外》《六个梦》 《烟雨蒙蒙》《幸运草》
《菟丝花》《几度夕阳红》 《潮声》《船》
《紫贝壳》《寒烟翠》 《月满西楼》《翦翦风》
《彩云飞》《庭院深深》 《星河》《水灵》
《白狐》《海鸥飞处》 《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
《浪花》《碧云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
《雁儿在林梢》《一颗红豆》 《彩霞满天》《金盏花》
《梦的衣裳》《聚散两依依》 《却上心头》《问斜阳》
《燃烧吧!火鸟》《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② 80年代言情小说作家除了琼瑶岑凯伦还有谁
席绢,言妍,亦舒,梁凤仪
从八十年代过来的人,一定还记得叶辛,王蒙,肖复兴,贾平凹,叶文玲,张抗抗等一批优秀作家
③ 有什么好看的言情小说吗
1. 九夜茴《匆匆那年》
80后文艺青春代表作家九夜茴的处女座《匆匆那年》在出版后震惊四座,连续六年的畅销,让我们无不追忆自己的青春。2014年的一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啊,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青春去哪儿了。回想过往的青春,不正是时间匆匆吗。本书以方茴和陈寻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讲述了当今最为热议的八零后的情感生活经历,书中的描述让我们想到了九十年代末的北京,想到纯洁美好的青青校园,那时的青春年少,还有大学毕业后的不息奋斗、婚姻的现状等,其视角的独特真实的记录了匆匆那年。
2. 桐华《半暖时光》
此书是桐华最新都市情感小说力作,它延续了《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和《最美的时光》校园路线,是一部最美最痛的爱情小说。但是此部小说虽然是描述校园爱情故事的著作,但并没有按照人们的传统思维来描述单纯美好的爱情时光,而是充满了阴谋。桐华在《半暖时光》中提出:难道只有不管不顾一心只想着和对方在一起的爱情,才是真的爱情?因为爱情并不简单,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私事。所以,《半暖时光》是传统都市爱情体裁的重大突破。
3. 君子以泽《夏梦狂诗曲》
《夏梦狂诗曲》是近些年伦敦议会推荐的首部华语小说,看完这部小说的读者无人不受触动,热泪盈眶。结局那一句“在我们永垂不朽的一生”升华了整本书的高度,唤醒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对梦想的坚持,说是震撼灵魂也不足为过。同时,男主角夏承司的经典台词也把彻骨的爱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不管你希望我以什么样的形式和你在一起,我都能做到。如果你想和我当情侣,我就是你的男朋友。你想和我当夫妻,我就是你的丈夫。如果你想和我当兄妹,我就是你的哥哥。不论如何,我们都是最亲的人。”此书是君子以泽在伦敦六年,创作三年的“呕心力作”,一部你看了一定会流泪的爱情小说和励志文录。
4. 匪我思存《寻找爱情的邹小姐》
重量级言情作家匪我思存的大作《寻找爱情的邹小姐》延续其一贯的“虐恋”风格,讲述了一堆都市爱人的苦情恋。作品中的故事经历跌宕起伏,主人公更是命运多舛,其中的爱情故事更是有很多传奇的结局。每一对恋人的爱情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只有在自己的感情里才能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只要心中有爱,爱就无处不在。就像书中表达的,我们为了爱奔波劳碌,甚至终其一生的追求爱情,然而在百转千回、峰回路转之后,我们期许的爱情其实一直在那里。
5. 辛夷坞《应许之日》
《应许之日》是以封澜这一大龄女起伏不断的生活为主线展开的描述。封澜和她的男友分手之前夕迎来的是男友和其他女人的结婚请柬。然而作为一个餐厅的老板娘,封澜竟然喜欢上餐厅里的服务员丁小野,然而丁小野也不爱她,他是一个猎手,亲手捕获鲜活的猎物,封澜就是他的猎物。而读完《应许之日》,并没有阴险,没有所谓的捕获,而是有一种很暖的感觉。作者辛夷坞尝试过多种风格的写作,而此部《应许之日》更是一部献给每个为爱执着人的一大力作。
6. 青罗扇子《星光的彼端》
范冰冰说,一个人的诋毁和赞美同样多;千颂伊,不会陷入嫉妒的深渊,不会自己落水了还要拉上别人共同踏入泥潭。深谙电影与文学中国女作家青罗扇子,文风以大气励志,时尚深刻,《星光的彼端》也正是延续了这样的文风,并且文中多体现的是如何真正理解爱,如何去爱别人。文中主人公宋微与黄锦立两人之间爱恨纠结,涉及名利、事业、女性自立自强。“一个女人只会伤心三次。第一次,她想要的是他的爱,但不被公平对待;第二次,她退而求其次,只想要一份尊重,却被践踏努力;到了第三次,她已经什么都想不要了——因为这次,她只为自己加冕为王。多么富有哲理。一个不懂得如何去爱的人,是否还能有机会再爱一次?青罗扇子说:有时爱一个人,不是因为他给了你幻想,而是你明白了自己的尊严与骄傲。
7. 丁墨《他来了,请闭眼》
在继《如果蜗牛有爱情》之后,此部作品是丁墨再次创作出的超人气甜蜜爱情故事,作为网络写手,他独特的甜宠悬爱风格吸引了一大批读者,其文思巧妙、其开篇就给人一种《神探夏洛克》的感觉,因为薄靳言和傅子遇丝毫不逊于卷福和花生。作品中对大神薄小猫才华横溢与智慧过人的描写以及其骄傲、盛气凌人的描写固然入木三分,情绪与性格等内在描写非常到位,但是,在看过作品后最让人动容的是大神对瑶瑶毫无保留的、纯真热烈的、至死不渝的爱。
8. 顾漫《何以笙箫默》
电视剧《何以笙箫默》此时正在热播。此剧的原著小说感觉名字深奥而又极富玄机,蕴含着何以琛对默笙没有说出口的爱恋。在小说里,默笙的名字来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而默笙,可理解为沉默的箫笙,也代表着默默的爱意。小说从头看到尾或许会感觉这个故事很老套,但是却真正体现了有些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有真正理解了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才觉得即便老套的故事也能体现出不一样的内心深处的感情。
9. 唐七公子《岁月是朵双生花》
这是唐七公子
④ 亦舒的那些作品被拍成了电影
流金岁月、玫瑰的故事、朝花夕拾、喜宝、胭脂
1、《流金岁月》是亦舒著言情小说,该书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年出版。朱锁锁和蒋南孙是一对挚友。投入社会后,朱锁锁在红尘中起伏,凭着才智和相貌很快发达起来,蒋南孙则成为一个出色的白领丽人。人事沧桑,岁月无情,她们遍尝了生活的个中滋味,成为最成熟最美丽的女人,然而无论生活怎样变化,她二人始终是患难与共的挚友。
2、《玫瑰的故事》是1981年天地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香港散文女作家亦舒,该书是一部“情爱宝鉴”,描写各种不同性格的男女,对情爱的处理态度。亦舒,原名倪亦舒,祖籍浙江宁波,1946年9月25日出生于上海,是著名香港小说及散文女作家。另有笔名衣莎贝,她亦是作家倪匡的妹妹。
3、《喜宝》是当代作家亦舒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79年。该小说讲述了剑桥圣三一学院的高材生姜喜宝,为了生活和自身的要强,决定做勖存姿情妇的故事。小说通过描写喜宝内心自我身份的转变,以及对聪慧身份转变后自我价值的烘托,表现了亦舒对于20世纪80年代香港女性身份的探索。
4、《胭脂》是香港小说及散文女作家亦舒写的一本小说,讲述了围绕母亲葛芬、女儿杨之俊、外孙女陶陶一家三代红颜相依为命展开的一系列情感生活。
(4)八十年代女作家言情小说扩展阅读:
亦舒小说与其它流行小说最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她强烈的女性意识。亦舒的女主角,大半是早早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深情的女人,只以自爱自立为本。爱情是可疑的,亦舒笔下的男人大多令人失望,友谊——女性间的友谊——却被亦舒推到了至重的位置。
她的女主角大都有至少一个女性挚友,或是姐妹,或是母亲,或是女儿,或是同学、同事,甚至陌生人、情敌,和她站在同一战线,欣赏她、鼓励她、帮助她。在这里,女性友谊是女性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尊重与热爱,是感情的需要,甚至是对另一性别的不公正对待的联合反抗。
⑤ 分析三毛 琼摇 亦舒的写作特点
三毛:
三毛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的作品,是十七岁到二十二岁那段时间发表的小说散文,收集在《雨季不再来》中,代表作为《惑》、《异国之恋》、《雨季不再来》。正如她自己所说:“这本《雨季不再来》的小书,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与感受。它也许在技巧上不成熟,在思想上流于迷惘和伤感,但它的确是一个过去的我,一个跟今日健康进取的三毛有很大不同的二毛”。1962年发表在《现代文学》上的《惑》,描写自己病中迷失在“珍妮画象”里的幻觉,纵情地表达失学、病痛下的煎迫和对生命的追求,全文缺乏委婉申述的含蓄,充满忧郁悲伤的色彩。小说《异国之恋》(又名《秋恋》)把一对在难耐的寂寞中偶然相遇、相恋又不得不匆匆别离的海外游子的复杂心理和缠绵情感写得生动真切。小说《雨季不再来顺u写一个女大学生跟男朋友闹别扭后,感情上的波动。作者在字里行间把那深情、那眷恋,那只能体会不可言传的心底的盼望,表现得那么细腻感人。三毛的老师、女作家、文化学院教授胡品清在看过她早期作品之后,说她喜欢追求幻影,创造悲剧美,这是有道理的。
三毛中期的作品,是她离开台湾以后的大量小说散文。风格骤变,被人誉为“健康、豁达、洒脱不羁”,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从内容上说,有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活,特别是学校生活的真实反映(《西风不识相》);有对同胞在国外不文明、不礼貌言行的痛心记叙而洒满作者爱国之情《亲不亲故乡人》。但作者付出最大心力笔耕的,则是撒哈拉大沙漠和大西洋中几个岛屿所独有的景色,特有的人和事,以及荷西逝世后用血泪写成的文字
有人认为,三毛在这一时期,即撒哈拉创作时期的作品所以拥有广大读者,主要以内容取胜,它们只是她“特殊生活经验”的记录。“这种经过真实体验的题材之写作,在先决条件上已经成熟了,甚至连表现技巧的强弱,都已无法增减故乡人们去阅读她作品的高昂兴趣。”这种说法,从强调内容的重要性来说,当然是对的。但如因此而无视它的艺术魅力,那就值得商榷了。事实上,她的作品,不仅内容新奇,而已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
善于把奇特而富有异国情调的流浪生活,用娓娓长谈的方式来打动读者,是三毛中期创作的显著特点。这种以“我的手写我的口,以我的口,表达我的心声”的溶“我”于作品中的讲故事的写法,使人感到格外亲切,自然,又能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而在构思故事时,作者并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戏剧性”,而着力描绘生活的“本色”,不造作,不故弄玄虚,只是把真情实景形象地再现于读者面前,这就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
人物形象的摇曳多姿,是三毛中期作品的又一特色。在她的人物画廊里,雕像林立,形神各异。不仅如此,她还特别对小人物或受苦难者作浓墨重彩的描绘,倾全部爱心以立传,并深情沤歌他们之间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琼瑶: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期: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晚期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内容企图处理变迁中都会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
《几度夕阳红》是琼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当中时空交错,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两条故事主线,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个故事是女主角梦竹的年轻时代,她和来自昆明的大学生何慕天相恋,因母亲反对而发生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后,梦竹嫁给了何慕天的好友杨明远,并定居台北.小说的第二部则是梦竹女儿晓霜的恋情,晓霜的相恋对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并在何慕天开设的公司任职,此后即是一连串的旧恨新愁的交织.最后,霜晓与魏如峰有情人终成眷属,梦竹仍留在明远身边,何慕天隐居山上不问世事.
这部作品,内容和结构都类似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亦即是情节复杂,高潮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则因家庭夙怨而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导致种种终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谜底的揭晓,及战乱,分离和重逢,这一切无疑是通俗剧的"基本元素".
总括而言,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一种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和挑战,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亦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
亦舒:
亦舒 - 苍凉的言情
亦舒笔下的人物如同棋子,她总是可以为她们安排好位置。一起一落,似乎宿命,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从不显示出任何匆忙痕迹……那些人物,都是奉命而来,登场、演戏、退场,继而是下一轮的节目。她的导演做得很好
亦舒
--有些文章,只要看了标题,就知道故事会怎样发展--却又篇篇平中出奇,让人感叹,嚯,原来是这样子的啊!大约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
我很喜欢她作品中貌似不经意的小线索,往往贯穿始终又似引线,早早预示了故事的结局……她是个多产的作家,且一直长盛不衰。喜欢她的风格,苍凉的言情,仿佛打开始就参悟了情爱,知道什么是真的情,什么又是一般等价物。她的主人公,多半是精明、世故、懂得进退的女人。
她的文字,虽不华丽,却很深刻,有人甚至拿来做“葵花宝典”应对真实的生活……
“一个女人,要有很多很多的爱,没有爱,要有很多很多的钱,以上两者都没有,有着健康,也是好的。”
“一开头就持悲观态度,往后便不会失望。”
“相遇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若转过身,可是天堂?”看,这就是亦舒……
亦舒 - 简洁文字
亦舒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泼辣、尖刻、逼真,常以三言两语切中时弊,鞭辟入理。在她的作品中,依稀可以看到她所喜爱的鲁迅的尖锐犀利和张爱玲对待生活的冷静客观及敏捷的语言应对特点。亦舒是真正懂得如何叙述一个爱情故事的人。她的语气一贯的简洁平淡。文字非常精炼,没有任何多余的联接。其中蕴藏的沧桑和痛楚,是让懂得体会的人看的。看不懂的人只觉乏味。看得人会无言。其实她写的都是灰暗的故事。灰色的调子,让人觉得亦舒一定愤世嫉俗,对这个世界充满愤怒与不屑,甚至仇恨。但是,她其实又在深爱这个世界,只不过这个世界让她失望,逼得她对世界不抱希望,但却还渴望着温暖和真情。比如喜宝。喜宝是她笔下再现实不过的一个人了,为了金钱出卖自己,但喜宝却说:我最想得到的是爱,如果没有爱,有健康也可以;如果健康也没有,那么我要很多很多的钱。
亦舒 - 灰色堕落
一般的书总可以很清晰的辨出是悲剧还是喜剧,或是悲喜剧,惟独亦舒的书无悲喜可分。结尾处男女主角都皆大欢喜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只是那些嬉笑怒骂中的心酸早已把读书的人的心凉透了。亦舒笔下有很多人在堕落。堕落本身也许并不是太可怕的事情——至多是可悲。但是,若堕落时还保持着清醒,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堕落却无能为力,才是最恐怖的事。自暴自弃,心底深处又不忍完全自暴自弃,用最为残忍苛刻的目光注视着自己,对自己刻薄直至对世人刻薄。因为爱这个世界,对其寄予了太多的向往,当世界背叛时,就分外地恨起它来;因为对世界有太多的希望,当世界离弃时,就分外的失望乃至绝望起来。所以在亦舒作品里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灰色。亦舒说:我只是想说故事,并不想讲什么道理。但读者却偏偏在她所说的故事背后看到了太多非故事的东西。这或许不是亦舒的本意,抑或正是她的本意。
亦舒 - 笔下男女
亦舒笔下的男人大多令人失望,以《我的前半生》一书为例:多年来老实正经、勤奋向上的丈夫,忽忽然发现了真我,发现了激情,死心塌地要随女演员去过全新生活,全不顾妻儿的感受;踌蹰满志,却在公司窝窝囊囊混了半辈子的男同事,打着“我老婆一点儿也不理解我”的旗号向单身女人讨便宜;20多岁的男孩子,大学刚毕业,却想在成熟女人身上寻找经验及安慰;文雅体贴、热爱艺术、知情识趣的合伙人,却是个同性恋者;试探几招一看不行立即出言不逊、转舵而走的洋鬼子……当然,这些男性人物并不坏,正如张爱玲说过的,“不过是个男人”。不过是个男人,还能有多少指望?所以亦舒的女主角,她们大多是都会里的白领女性,聪敏干练,但在感情生活中却往往饱经沧桑,或情感受过挫折,或感到都市优秀男性的匮乏、苦于难觅知音。因而她们总是对男女间的感情有着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前途有着平和现实的态度,并不奢求完美的爱情与婚姻;或是一些出身较为低层的女性,多半是艳丽无双,心思敏捷,看似放浪形骸,却又比谁都来的认真。她们因此而可爱异常,却也常因此耽误自己。最潇洒的女主角是浓眉大眼,雪白皮肤,白衬衫卡其裤;最好是事业超人,个个武能拳头上立人,能向老板撒泼耍赖;认为男人是低等动物,需要后天进化才能够与女人相等……她们大半是早早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深情的女人,只以自爱自立为本。她们当中有单身的女强人,虽孤单并不叹怨,有时嘴巴还相当硬,笑话一箩筐;也有最终找到另一半的,用的是头脑,却不是用心。
亦舒 - 冷漠都市
亦舒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而且主要是以香港和欧美的现代大都市作为背景。她的作品虽然也都是在描写爱情故事,但主人公的感情发展与身边的社会关系网络有着重大的联系,而前者往往屈从于后者。可以说,亦舒是在演绎爱情的表面下展示一个冷漠现实的都市社会,展示在这种都市环境中,人的个性、心理所受到的种种压抑与异化。倪匡曾说:“亦舒自小在香港长大,她的小说,和香港人的脉搏频率相同,是地道的香港文学。她的小说不矫揉造作,有着香港人的性格。”
⑥ 写言情小说的且最有影响力的80后作家有哪几位
1、郭敬明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于四川自贡,中国作家、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等杂志主编。
高中时期以“第四维”为笔名在网站榕树下发表文章。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因玄幻小说《幻城》而被人们熟知和关注。2004年,郭敬明成立“岛”工作室,开始主编《岛》系列杂志。
代表作品:《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
2、辛夷坞
辛夷坞,原名蒋春玲,1981年8月4日出生于广西桂林,内地女作家,2004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法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代表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
3、乐小米
乐小米,原名纪伟娜,作家,生于山东省青岛。
代表作品:《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青城》、《梧桐那么伤》等。
4、顾漫
顾漫,1981年10月21日出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又名:泥泥妈、乌龟漫、戚采,以笔名“泥泥妈”专写耽美。因为写作很慢而被称为“乌龟漫”。
代表作品:《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
5、明晓溪
明晓溪,当代著名女作家,武汉大学硕士。
代表作品:《旋风少女》、《明若晓溪》、《泡沫之夏》、《会有天使替我爱你》。